一些交代(或许也算是排雷?
):1.本文基本是女主视觉来写的,女主性格就是淡淡的,端庄稳重,是个i 人。
2.男主前几章有出场,但不多,时断时续的出场,因为需要一些铺垫,所以后面会正式出场的!
请耐心看啦~3.本文不无脑!
———————————————春寒料峭,丝丝细雨落入陶缸,一尾暗色锦鲤浮出水面,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扶商看着缸中之物,向丫鬟问道:“喜儿,这鱼哪来的?”
身旁撑伞的喜儿答道:“今早李老头往东厨送了一大网子鱼!
然后胖叔挑了这鱼叫我送来。”
不需扶商多问,喜儿继续兴冲冲地讲:“胖叔说这是锦鲤,且颜色稀奇,不能杀了做菜,让小姐好生养着,图个吉利。
兴许……兴许对小姐你身子有好处呢!”
扶商仔细看了看,寻常锦鲤大都呈赤色,这条却通体玄黑,鳞片有流光暗暗闪动,属实稀奇。
扶商矮身,用食指点了点这锦鲤,淡淡道:“嗯,拿些馒头来。”
喜儿递来馒头,扶商将其扯成小块后放入缸中,可她发现,这鱼似乎不吃。
不吃也就罢了,还不停地吐泡泡,将一块又一块浮在它嘴边的馒头抵的远远的。
可扶商偏不想如它意,便又接连扯了几块馒头推到这鱼的嘴边。
忽然,食指尖凉了一下。
这鱼,竟然咬了过来。
扶商有些微愣神,鱼的牙齿不该这么浅。
可接下来的针刺感如实传来,扶商立即抽回了手,食指上有一道极其细微的伤痕。
若是不有意去看,是完全可忽视的。
喜儿察觉了异样,道:“小姐,你怎么了?”
扶商平淡道:“没什么,被这鱼舔了一下。”
喜儿闻言,忍不住笑了一下,道:“小姐别怕,鱼不会咬人的。”
扶商转身,接过喜儿手中的伞,也莞尔道:“既然素食它不吃,那便备些鱼虫吧。”
翌日天空放晴,扶商拿着提前准备好的鱼虫走入院中。
然而,陶缸中水平如镜,哪里还有这鱼的身影。
扶商愣了愣,道:“喜儿,鱼不见了。”
随后,她将鱼虫搁置一边,低下身子去找鱼。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了,都未寻得着这鱼。
喜儿喘着气道:“小姐,这鱼不会被野猫给偷吃了吧!”
半晌,扶商低低轻叹了一声,道:“算了。”
有些注定是留不住的,就像她自己,自幼体弱多病,生命终归有一天流逝殆尽。
喜儿看出了扶商的低落,像是想起了什么,道:“诶呀小姐!
听说那品茗轩最近来了个说书先生,可厉害了!
知道的可多了!
要不我们也去听听吧?”
对上喜儿闪着光的眸子,扶商点头。
于是喜儿立即往屋中走,又拿来披风为扶商戴上,她道:“刚打春,天还冷,小姐可不能冻着了。”
感受到自己浑身被包裹的密不透风,扶商失笑。
临上马车时,扶商踌躇了片刻,还是喊来了两个小厮,道:“劳烦二位将我院中花草打理下……再仔细找找,有没有条鱼。”
喜儿赶忙在一旁补充道:“是条暗得发黑的锦鲤!”
马车在青石路上平稳地行驶着,可扶商的一颗心却怎么静都静不下来,她有些后悔,未将这鱼放在屋中来养。
品茗轩是戚塘郡有名的去处,这楼外不仅人来人往,楼内亦是人声鼎沸。
扶商刚踏入其间,听众席上便爆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叫好。
她转头对喜儿道:“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喜儿眼尖,立马寻了个空处,二人落座于一屏风小桌后,扶商又要了壶观音茶。
小二刚将茶壶置于案桌,台上的说书人就大嗓一清,台下听众立马屏息。
随后,这说书人“啪”的折扇一甩,脖子一昂,便开始起调了。
“相传于八百年前,一场神魔大战,众神仙与那苍龙联手,将魔神斩杀,所有魔物封于荒渊,后那妖龙叛变,扶商神女挺身而出,与其同归于尽。
此一役,天界诸神尽数陨灭,归于混沌,自此天上再无神,只有仙……”喜儿托着腮听得津津有味,扶商拾了块桌上的小点放入口中。
如今的世道没有神,众人是皆知的。
永乐国人人崇尚修仙,就连皇室也不例外,据说,现在仙京的那位天帝,就是永乐国开国时的某个皇子殿下。
几个神仙鬼怪的故事终了,说书人狠狠喝了一大口茶,然后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包裹,又挥手招来小二。
几个小二照做,把说书人包裹里的册子一一发了下去。
很快就到了他们这桌,喜儿立马伸手接过册子,再递给扶商,扶商定睛一看,这纸册封页上写着三个字。
神说谱。
她随意翻了翻,原是这说书人方才故事中的一些人物。
然而,当扶商翻过一页时,她心下一个咯噔,手指顿了顿。
喜儿立即将头伸过来,道:“小姐,这册子怎么了吗?
这上面写的什么呀?”
扶商指尖抚过此页二字,道:“这页上的神女,与我同名。”
喜儿瞪大了眼睛,惊呼道:“啊……刚刚我听那说书人讲故事,听到小姐的名字,我还以为听错了呢!”
喜儿说完后又一眨不眨地盯着册中的神女像看了良久,嘀咕道:“我不识字……但,小姐你与这神女除了名字相同外,气质也神似,我们小姐果真是美的出尘!”
闻言,扶商失笑,忍不住敲了下喜儿的额头,道:“都说取名不宜过大,父亲却偏偏给我取此名。”
她忽然间有片刻疑虑,莫不是自己名字冲撞了神女,所以自小便身体不好?
喜儿咧嘴笑了一下,道:“郡守大人也是听的那老道的话嘛!
话说,那老道每五年来一次信,上次来信时却没寄药,还说小姐宜向北行……这都过了三年了,也不知说的准不准。”
是了,今年己是第西个五年不止了。
扶商并非郡守身生所出,这点自打扶商有记忆起,郡守就不曾瞒过她。
戚郡守发妻于二十三年前难产去世,郡守恸哭,时有一老道抱一女婴敲开郡守大门,郡守接过女婴,待如亲生,此后也亦未再娶。
老道告知,此女先天不足,体弱多病,为其取名为“扶商”。
休息完毕,说书人继续甩开折扇,可这时,屏风后的隔桌忽然站起一人。
这人抱臂歪头,道:“老头儿,既然你知道的这么多,可否告知小爷,这龙门在何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