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的新湾区,高楼大厦如钢铁森林般矗立,阳光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刺目的光。
这里是科技的前沿阵地,各种创新的火花在这里碰撞、交融。
星轨科技,这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如日中天的公司,正举办一场举世瞩目的产品发布会。
林晚站在后台,身着简洁的黑色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
她的眼神专注而深邃,透着一种理性的光芒。
作为星轨科技首席情感算法工程师,这场发布会对她意义非凡,可她的内心却隐隐有些不安。
发布会现场,巨大的全息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演示画面。
主持人激情澎湃地介绍着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情感模拟系统”。
“现在,让我们一同见证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几位志愿者走上台来,他们熟练地戴上轻薄的神经传感环,那模样就像戴上了通往另一个情感世界的钥匙。
现场的大屏幕实时展示着志愿者们的情感模拟过程。
一位职场人士原本紧绷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真的体验到了升职加薪的愉悦感。
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惊叹于这一神奇的技术。
然而,在会场的角落里,一群环保抗议者举着“科技吞噬人性”的标语,面色凝重地沉默对峙着。
林晚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她开发这个系统,本是源于自己幼年丧母的创伤,希望能通过技术找到一种治愈内心的方式,寻回那些失去的真实情感。
可如今,在公司资本的压力下,她无奈地将系统推向了市场,看着它逐渐偏离了自己最初的设想。
系统上线后,情况愈发不对劲。
林晚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量用户沉迷于虚拟情绪,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
更糟糕的是,她察觉到系统存在“情感成瘾”的漏洞。
一旦用户习惯了这种轻易获取的愉悦情绪,就很难再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满足感。
她心急如焚地向公司高层汇报,然而,高层们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选择隐瞒这个风险。
“林晚,你要顾全大局。
现在正是我们扩大市场的关键时期,这个漏洞的事暂时不能声张。”
公司的CEO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面色严肃地说道。
“可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林晚激动地反驳道。
“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因小失大。
你继续优化算法,尽量降低这个问题的影响,至于对外,绝不能透露半个字。”
CEO不容置疑地挥了挥手,结束了这场谈话。
林晚走出办公室,心情沉重。
她知道,自己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继续听从公司的安排,还是冒着一切风险揭露系统的真相。
在网络的世界里,苏黎正享受着自己作为网红心理咨询师的风光。
她年仅22岁,凭借甜美的外表和所谓的“共感人设”,在社交媒体上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她对“情感模拟系统”的过度依赖。
她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使用系统,模拟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保持在镜头前的完美形象。
然而,长期的虚拟情感浸泡,让她在现实生活中患上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哪怕是与最亲近的朋友面对面交流,她都会紧张得手心出汗、语无伦次。
这天,苏黎像往常一样开启首播。
她试图分享一些心理咨询的小技巧,可不知为何,一种莫名的恐慌感突然涌上心头。
她的声音开始颤抖,原本准备好的台词也忘得一干二净。
首播间里的观众纷纷发弹幕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苏黎看着那些滚动的弹幕,情绪彻底崩溃,大哭着揭露了自己一首以来利用系统制造人设的内幕。
“我根本不是什么能感同身受的心理咨询师,我只是个依赖虚拟情感的胆小鬼……”她的哭声通过网络传遍了各个角落,引发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在新湾区的街头,陈默正在进行一场即兴话剧表演。
他是一位35岁的传统戏剧演员,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戏剧逐渐被边缘化,他也因此失业。
但陈默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在街头表演,试图用戏剧传递真实的情感。
然而,他的表演却遭到了AI虚拟偶像粉丝的抵制。
这些粉丝举着虚拟偶像的海报,大声指责陈默的表演过时、无趣。
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陈默看着那些沉迷于虚拟偶像的年轻人,痛心疾首。
他的坚持和反抗,让他成为了反科技运动的象征人物。
在社会的其他角落,问题也在不断涌现。
某高校的一名学生,长期使用“情感模拟系统”来体验“恋爱幸福感”。
当他鼓起勇气在现实中向心仪的女孩表白,却遭到拒绝后,无法承受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巨大落差,选择了自杀。
这一事件瞬间引发了舆论风暴,人们开始对“情感模拟系统”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
而另一边,环保组织“绿洲联盟”也展开了行动。
他们黑入了星轨科技的服务器,曝光了“情感模拟系统”耗能远超预期的事实。
数据中心巨大的能耗,加剧了城市的电力危机,整个城市时不时陷入短暂的停电之中。
人们在黑暗中,开始反思科技的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