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与许琴重逢,缘于一场真实的偶遇,那天是2008年4月12日。
日期能记得这么清晰,是因为这天是我外派杭州的第一天。
办理完报到手续,简单的公事余,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
这个享誉古今的名湖我惦念已久,这次自然要先睹为快。
我流连在苏堤,心情却并未因碧水蓝天、莺歌燕舞而好转,带着失落的情绪游西湖,一边寻找传说中的断桥,一边疏解胸中的苦闷,倒也合拍。
这苦闷一半源自事业,一半源自爱情。
我被公司边缘化了,被领导从北京总部支到了浙江分公司,其实领导更希望我主动辞职走人。
我倒是想辞职,可又没找到合适的下家,裸辞我是没有勇气的。
北京一时半会我回不去了。
我这才刚离开,我在北京的那段爱情赶脚似的,也离我而去。
思绪起起伏伏,情绪糟到极点,我走神了,跌跌撞撞闯进了旅游团的人群中。
没承想我在这碰到了做导游的许琴。
人群中不经意的一瞥,我和许琴几乎同时认出了彼此。
此刻,她还在工作中,自然不方便和我多谈,她要了我的手机号,拨通后挂断,然后对我说:“我的手机号你也存下,你先逛着。
我这个团一会就结束了,你等等我,我请你喝茶。”
她斩钉截铁的语气容不得我拒绝,我说了声“好”。
我仍一个人围着西湖转,与许琴带的旅游团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这两句诗把西湖与西子做了远比,效果极佳,让后人对西湖之美产生了无限遐想。
蓦然在岸边的石碑上看到这两句诗,我觉得它有些存心,它让我的西湖之行跳戏了。
许琴大概在给游客讲西子湖的典故,我隐约听到了她也念到了这两句诗。
我远远望着神采飞扬的许琴,她俏丽的身影、优雅的手势,还有被风微微掠起的披肩长发,都像西湖这幅山水画不可或缺的点缀,我第一次真切地觉得,女性工作时散发的美才是最动人的。
我忍不住把她想象成了现代的西子,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和她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二)1998年初春时节,许琴来我们学校图书馆学习。
她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因为家在洛阳,而且家离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