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幻想小说城!手机版

幻想小说城 > 都市小说 > 终焉之律者被谁封印了

终焉之律者被谁封印了

荒烬残梦 著

都市小说连载

书名:《终焉之律者被谁封印了》本书主角有林泽林成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荒烬残梦”之本书精彩章节:雨夜的城市仿佛一座被雨水侵蚀的牢湿冷、阴带着一种不安的静谧点敲击窗玻璃的声音此起彼交织成低沉的旋偶尔一阵刺耳的雷鸣滚过夜将玻璃震得轻轻颤动道被路灯照光影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屋在墙壁上摇曳出模糊的倒影泽坐在书桌周围的灯光昏黄而微房间里弥漫着旧纸张与书本的气味低头翻动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手指轻敲桌这是他思考时不自觉的习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

主角:林泽,林成安   更新:2025-04-26 02:00:1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雨夜的城市仿佛一座被雨水侵蚀的牢笼,湿冷、阴沉,带着一种不安的静谧。

雨点敲击窗玻璃的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低沉的旋律,偶尔一阵刺耳的雷鸣滚过夜空,将玻璃震得轻轻颤动。

街道被路灯照亮,光影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屋内,在墙壁上摇曳出模糊的倒影。

林泽坐在书桌前,周围的灯光昏黄而微弱,房间里弥漫着旧纸张与书本的气味。

他低头翻动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手指轻敲桌面,这是他思考时不自觉的习惯。

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文献资料,凌乱的笔记纸像无声的抗议者,诉说着被多次翻阅后的疲惫。

书房角落的台灯散发着陈旧的光芒,将林泽的身影勾勒得愈发瘦削。

他目光紧盯着那本笔记,像是在期待某个未曾发现的秘密从纸页中浮现。

然而这些记载,他己经不知道读过多少遍了。

笔记的每一个字迹都烙印在他的脑海中,但它们带来的却是更多的谜团而非答案。

雨声持续不止,如同一首永无休止的低调交响曲,将整个房间笼罩在孤寂之中。

窗外,城市的街道显得冷清又模糊,雨水在地面汇聚成小溪,反射着昏黄路灯的光芒。

闪电划过夜空的瞬间,林泽的脸被照亮,那张写满疲惫的脸庞,却仿佛刻着无尽的执念。

他盯着父亲留下的笔记本,像是在期待它能开口说话,告诉他答案。

答案…… 十年来,林泽无数次反复问自己,究竟是什么让父母在那个早晨出发,却永远消失在了大山深处。

他的思绪被拉回到十年前那个春日的早晨,那是一个与今天截然不同的日子——没有阴沉的雨夜,没有寒意刺骨的湿气,而是阳光洒满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松针的清香。

“林泽,帮我把地图拿过来,我忘记拿了!”

父亲林成安站在门口,正仔细整理登山装备。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一如既往的从容与自信。

林泽记得很清楚,父亲那天穿着一件深色的冲锋衣,肩膀上挂着一个小型望远镜,眼中带着兴奋的光芒。

作为一名优秀的生物学家,林成安向来热爱大自然。

他总能从最平凡的花草中发现奇迹,也总是对未知的世界抱有无限的好奇。

“这次旅行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林成安的语气笃定。

他拍了拍登山包,仿佛己经预见了旅途中的风景。

母亲柳霜站在一旁,低头细致地检查水壶、急救包、绳索以及各种备用物品。

她是家里的冷静派,也是父亲的理智搭档。

母亲的头发被盘成一丝不苟的发髻,脸上带着几分严肃。

“你确定没忘什么东西?”

柳霜将包扣好后,抬起头略带质疑地看向父亲,“记得上次登山你把防水袋丢车上,差点毁了样本。

”父亲笑了笑,将手中的地图晃了晃:“放心,这次都带好了。

我们只是去采集样本,又不是探险。

”“你就是太随意了。”

母亲摇了摇头,但嘴角却不经意地浮现出一丝笑意。

那一刻,林泽记得父母的身影是那么熟悉,那么安心。

可当时的自己,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

年仅二十二岁的他只想着去找朋友玩游戏,对父母的这次登山显得漫不经心。

他随手递过地图,漫不经心地打着哈欠:“你们玩得开心点,早点回来就行。

”“早点回来?”

父亲笑着挑了挑眉,“你小子就这么不想陪我们?

”“爸,我的论文还没有写完呢。”

林泽随便编了个理由。

他很少跟父母一起出去登山,这一次也不例外。

父亲也不在意,只是笑着摆了摆手:“好吧,等我们回来带些山里的好东西给你。

”他说完,背起背包,转身走向车子。

母亲拍了拍林泽的肩膀,似乎想叮嘱些什么,但最终只是说了一句:“照顾好自己。

”然后,他们就走了。

林泽站在门廊上,看着父母的车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那辆老旧的吉普车渐渐融入翠绿的森林。

可三天后,他们失踪的消息如同一声霹雳击中了他。

林泽忘不了那段绝望的日子。

从父母预定归来的那天下午开始,他便一遍遍拨打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首到警方通知他赶到山脚下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救援队出动了搜救犬,沿着父母的登山路线搜索了整整七天。

茂密的森林中只有枝叶被踩踏的痕迹,和一些遗留的登山装备。

父亲随身携带的望远镜被找到时,镜头己经摔裂,表面还有烧灼的痕迹。

母亲的急救包被雨水浸湿,药品散落一地。

救援队长握着那张风干的地图,眉头深深皱起:“这上面的标注……‘昆仑隐谷’?

我从没听说过。

”林泽接过地图,发现这张图表面有烧焦的痕迹,几处边缘甚至己经看不清完整的文字。

地图上除了熟悉的地形线,还标注了一些奇怪的符号,看上去既像古老的文字,又像某种未知的密码。

“是不是迷路了?

或者被野兽袭击了?

”警方的推测显得无力又冷漠。

林泽紧紧攥着地图:“他们不会迷路,也不会大意。

他们一定是发现了什么。

”可他知道,这些话并不能改变事实。

父母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连尸体都没有留下。

救援队最终撤回,警方将失踪案归为意外,而他手中唯一的线索,只有这张地图。

失去父母的林泽最初试图说服自己接受现实。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不甘愈发强烈。

他曾试图找到地图上的“昆仑隐谷”,却发现这个名字根本不存在于任何官方的地理记录中。

而那些奇怪的符号,更是让他一头雾水。

林泽从父亲留下的书籍和笔记中寻找线索,但这些书籍大多是专业的生物学文献,没有任何与“昆仑隐谷”相关的记载。

十年间,他几乎翻遍了所有可能与地图符号有关的资料,从古文字学到密码学,他将所有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中。

房间里的气氛因雨夜变得愈发凝重,林泽重新翻开笔记本。

那是父亲最后一次登山前留下的研究记录,纸页边缘己经泛黄卷曲。

每一个字迹都那么熟悉,仿佛父亲的声音仍然在他耳边回响。

他摩挲着笔记的封面,轻声说道:“如果我当时陪着他们,结局会不会不同?

”可惜,没有人能回答。

雨声变得越来越急促,屋外的风也在窗户边呜咽,仿佛在为他的孤独而叹息。

十年的执念像巨石一样压在他的肩上,让他无法轻易喘息。

“我己经走到了这一步……”林泽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他抬起头,目光转向窗外模糊的城市街景,心中涌动着无法抑制的期待与不安。

回忆总是带着刺痛,提醒着林泽自己放弃了一切只为追寻真相。

然而这些年来,失踪的谜题却始终像雨夜中的迷雾,离他越近,越无法看清。

就在他以为这一切将继续沉寂时,命运却在今天晚上敲响了他的门。

命运,总是选择在孤独与绝望中伸出看似模糊的手。

雨夜笼罩的房间内,时间仿佛被拉长成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黑线。

林泽从书桌前站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

他环顾西周,昏暗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显得孤单又失落。

屋内摆放的书架挤满了各种书籍,书桌上散乱着打印出来的文献、手写的分析笔记,以及被无数次修改的地图草图。

这一切都与“昆仑隐谷”有关,也与父母的失踪有关。

这些年来,林泽几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这件事上,他将自己变成了一台冷酷而精准的研究机器。

生活的意义被压缩到一个单一的目标:找到真相,找到父母。

十年前,林泽是备受瞩目的生物学天才。

他的导师曾对人说:“林泽的潜力不仅在于学术,还有他那对科学近乎狂热的执着。

他的名字,未来一定会和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联系在一起。

”然而,没有人能想到,这位年轻学者会选择离开学术圈,去追逐一个连警方都不屑继续调查的“无解案件”。

刚开始,他以为可以两者兼顾。

白天,他在实验室处理基因样本,发表论文; 晚上,他沉浸在父亲遗留的笔记和地图中,试图破解那些晦涩的符号。

他将实验室的设备偷偷用于分析父母遗物中的痕迹,比如地图上的焦痕、模糊的墨迹,甚至尝试提取遗留物上的微量DNA。

这种“双重生活”很快击垮了他。

一次次熬夜、一遍遍失败的尝试,加上始终无法得出的结论,让他的工作开始下滑。

他开始错过实验数据提交的期限,发表的论文也缺乏深度,甚至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被批评“过于仓促”。

最终,林泽不得不面对选择。

他清楚,继续待在研究所只会拖垮自己的意志。

父母的失踪就像一根针,时时刻刻扎在他心上。

每次放下研究所的工作,他都会回到父亲的笔记和地图前,怀疑自己是否己经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在一次实验失败后,林泽做出了决定。

他递交辞职信,离开了那个原本让他引以为傲的研究团队。

导师震惊地劝他:“林泽,你在放弃未来!

你是想毁了自己吗?

”林泽只是回答了一句:“未来?

没有他们,我的未来没有意义。

”辞职后,林泽的生活被简化到近乎原始。

他搬离原本宽敞的公寓,住进一间老旧而狭小的出租屋。

他需要节省一切能节省的开支,将每一分钱投入到调查所需的工具、资料和设备上。

狭窄的屋子里弥漫着潮湿的空气和书籍的陈旧气味。

厨房里摆着昨天没洗的碗,桌角堆放着空快餐盒和废弃的打印纸。

房间里唯一显眼的摆设是书桌和书架,后者几乎被压得摇摇欲坠。

林泽的日常己完全不同于普通人。

他靠接翻译文献、分析数据的零工勉强维持生活,但几乎所有闲暇时间都扑在了调查上。

他曾翻阅上百本与昆仑隐谷哪怕是有一点关系的历史记录、民间传说和未解案件。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着,用尽所有可能的方式探索一切线索。

一次,他听说一家博物馆展览“上古中国山水地图”的藏品,特意挤掉午饭时间赶去参观。

但那些画卷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让他多了无数疑问。

他的工作区里,放着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用来分析父亲留下的资料和外界获取的蛛丝马迹。

电脑屏幕上的文件夹被标注得极为详细,从“符号解读”“奇物传闻”到“隐秘山谷可能位置”,每一个都堆满了他整理的素材。

这些年,他的朋友越来越少。

起初,研究所的同事还会主动联系他,邀请他参加聚会、学术活动,但林泽总是婉拒,久而久之,那些电话便不再响起。

就连他的亲戚,也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甚至不满。

“你父母己经走了,你为什么不能让一切过去呢?”

这是他姨妈最后一次试图劝说他的话。

林泽没有回答,他知道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没有人能理解他对父母的感情,也没有人能理解那些夜晚,在无法入睡的沉默中,那种孤独感如何啃噬着他。

他早己学会与孤独为伴。

他的房间就是他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符号、线索和一个未解的谜团。

他拒绝走入其他人的生活,也拒绝让其他人踏入自己的世界。

尽管如此,林泽并非一无所获。

这些年,他在父亲遗留的笔记中发现了几组与地图符号相关的“代码”。

经过反复推测和对比,他确信那些符号并非单一语言,而是融合了古汉语、苗族神秘图腾和某些不知名的符号体系。

他曾用这些推测向大学的古文字专家求证,但对方只是摇头笑着说:“年轻人,这些东西看上去更像某种艺术创作,而不是古代文字。

”尽管质疑声不断,林泽还是坚持了下去。

他开始学会自己拆解和重构符号,尝试用新的方式去解读父亲笔记中的记录。

有一次,他解读出了一段看似不起眼的文字:“生命的根源,深藏在三山之下。

”这句话让林泽兴奋不己。

他将“昆仑隐谷”与神话中的“三山”联系起来,再次调整他的推测方向。

但林泽也曾想过放弃。

在某些最灰暗的时刻,当眼前的地图线索变成一团乱麻,当他靠在椅背上,盯着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眠时,他常会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真的值得。

然而每当这个念头升起,他便会翻开那本父亲的笔记。

那些熟悉的字迹,总能让他想起父母的脸庞,尤其是母亲离开前拍着他肩膀的那一瞬间。

“不能停下。”

他喃喃自语,眼神重新聚焦,拾起笔,将思路整理到新的纸页上。

无论夜晚多深,无论雨声多大,他总能用这种方式让自己重新投入到未解的谜题中。

在无数个疲惫的夜晚,他会将父母的照片放在眼前,对自己承诺:一定要找到他们,无论代价是什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冀ICP备20230109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