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
三年了,自从父亲"意外”去世后,这是他第一次回到这个养育他的小山村——青石村。
风吹过槐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秘密。
“爸,我回来了。”
杨明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里的笔记本——那是父亲留下的唯一线索。
杨明今年二十三岁,省城农业大学的学生。
父亲杨建国是村里的小学老师,三个月前在村后的水库"意外”溺水身亡。
警方结案很快,说是醉酒失足。
但杨明知道父亲滴酒不沾从不喝酒。
“明明回来啦?”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隔壁的李婶,手里提着刚从菜园摘的带着露珠的翠绿青菜。
“李婶好。”
杨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李婶上下打量着他,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回来给你爸上坟?”
“嗯,还有些事情想弄清楚。”
杨明首视着李婶的眼睛,后者却迅速移开了视线。
"唉,人死不能复生,节哀吧。
"李婶匆匆说了几句就借口家里有事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慌乱。
杨明皱了皱眉,这种反应他太熟悉了。
每次在电话里问起父亲的死,村里人都这样闪烁其词。
走进村子,杨明发现青石村比他记忆中萧条了许多。
不少房子空着,没有住,房间挂满了蜘蛛网,田地荒芜,只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
他的家——那栋红砖小院还保持着原样,只是门前己经长满了杂草。
钥匙插入锁孔时,杨明的手微微发抖。
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家具上积了厚厚的灰尘,父亲的茶杯还放在茶几上,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
杨明放下背包,从里面取出那本黑色笔记本。
这是整理父亲遗物时在床垫下发现的,里面记录着一些看似零散杂乱的信息:日期、人名、数字,还有几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一页写着“七月十五,砖窑”,那是父亲死亡前三天写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爸?”
杨明喃喃自语到,他想起了什么,忙拿起笔记本翻开仔细研究起来。
杨明合上那本泛黄的笔记本,指尖在封皮上摩挲着,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十年前,村里确实发生过一场火灾,烧毁了树东头的几间房子,赵德贵的妻子和女儿在那场火灾中丧生。
当时杨明才十三岁,只记得全村人都很悲痛,尤其是赵德贵,据说一夜之间就满头白发苍老了许多。
“赵德贵"——这个名字在笔记中反复出现,几乎贯穿了每一页的调查记录。
作为青石村的现任村长,赵德贵在村民口中是个敦厚老实的人,可笔记本里那句潦草的标注却像一根刺,狠狠扎进杨明的思绪。
“爸为什么怀疑赵叔?”
杨明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和赵德贵从开裆裤玩到各自娶妻生子,两家关系一首很和睦怎么会?
难道……"**赵与十年前火灾有关?
需查证。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