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不能说的年代,每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你的家庭成份,我太爷爷那辈子,因为上辈人的勤劳,不幸被评上了地主。
其实也是挺冤枉的,家里总共也就三十几亩地,养着几头猪,一群鸡鸭,几头牛羊。
但是,也没办法,因为当时要响应国家阶级政策,矮子里拔将军,太爷爷家就从富农变成了地主。
现在你们玩儿的“斗地主”,那是游戏,那会儿可真的是‘斗’地主,那可是个运动、会被批斗的运动。
祖爷爷家那时候颇有家资,上过私塾,很有文化,找妻子不是大家闺秀,那也不能是贫困之家,我祖奶奶和我祖爷爷也算门当户对,不只识文断字,嫁妆也是颇丰,两个人也算是琴瑟和鸣了。
祖爷爷和祖奶奶一共生了七个子女,因为医疗条件不好,只存活了五个,大太爷、太爷、老太爷(排行最小的),二太姑奶和老太姑奶,大太爷年轻的时候读了几年书,就去走商了,前几年还回家,后来带回来大太奶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又带着媳妇儿又走了,在外面安了家,回来的时候就更少了。
两个太姑奶嫁的也不错,虽然不如娘家也不会挨饿,再加上嫁妆日子过得也不错。
我太爷爷行二,长的浓眉大眼,身材高挑,读书也还行,太奶奶也是知书达礼,小家碧玉的样子。
老太爷就不行了,老话说的好“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从小就受宠,读书不行,和大哥去行商,还没走就想家了,老太太也一首哭,下地干活吧,那是大家走了他还没起,下午干脆就不去了,好吃懒做的,娶媳妇儿也是好的看不上他,赖的不想要,二十好几了还光棍儿一条,给老两口给急的。
最后花钱从临村‘买’来一个家里穷的都吃不上饭,样貌好的女孩儿当媳妇儿。
大太爷家就不说了,太爷爷家生了三儿一女,老太爷家也是两儿一女,那个时候医疗条件不好,也不知道什么病,太爷爷的大儿子是个哑巴,老太爷家的大儿子是个瞎子,一家只剩下一个正常的儿子。
那一年,相应的政策,评定的等级一出来,祖奶奶不是个没见识的女人,感到了危机,就担忧和祖爷爷说:“现在这个时候,我很担心,我们家以后怎么办,要是被打成地主,拉去批斗可怎么办呀?”
祖爷爷吧嗒吧嗒的抽着汗烟说:“没事儿,你看咱家,就这点儿地,最多是个富农,大不了把地都交出去,还能把咱们咋样了?
我爹娘也是逃荒来的,这些个家产也是靠自己挣出来的,也不是霸占别人的。”
祖奶奶还是很担心,开口说:“我们家是还不够,但是整个村儿有钱的就数我们家和沟里的老王家了……”祖奶奶还没说完,祖爷爷就接过话来说:“老王家,哼!
他们家才是,不只家产多,对给他们家干活的长工,短工,多有苛刻,我们家没那么多家产,对打工的也不错,不会的,好了,快睡吧!”
祖爷爷的话语加快了些,语气也有些重,说完了就把烟杆子在炕沿磕了几下,上炕睡下了。
祖奶奶也听出来祖爷爷的担忧,叹了口气也放下针线,熄了油灯上炕睡觉了,可是这老两口都没有睡意,满脸都是对未来化不开的担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