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 我们生来从未觉得孤独,但某天,有人闯进我们的生活又离开了,从此,我们只剩一腔孤勇小时候的萧琪,要是被问起在这个世界上最讨厌的人是谁,那她给出的答案必然是表弟萧敬。
因为从她记事以来,无论什么好的东西都要分给他一份,新的衣服,好玩的玩具,美味的食物。
当然,这些都要分给萧敬。
唯一能分给萧琪的,只有姥姥姥爷偏心的爱,和“积极向上”的鼓励。
妈妈说,无论我们怎么闹矛盾,姐姐就是应该让着弟弟。
萧敬比她小一岁,是她小姨家的孩子。
她和萧敬之所以都姓萧,是因为妈妈婚后一首喜欢的是她的小姨夫,小姨夫和爸爸本身是萧家的一对兄弟。
但小姨夫和小姨早就两情相悦了,所以妈妈才勉强嫁给了一首对其很好,却不怎么待见她的爸爸。
实话说,从小萧琪的记忆里,爸爸妈妈就总因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仿佛都成为了他们争吵的伴奏。
她的妈妈是一个小餐馆的老板,强势,脾气大,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她和爸爸大发雷霆,和妈妈相比,爸爸这个“三星大厨”就显得稳重许多,做为一个后厨的顶梁柱,爸爸从来不发脾气,做事也慢悠悠的,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妈妈做主,妈妈最常说的就是,爷俩都不思进取,萧琪就在这种生活环境里,慢慢成长。
萧琪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却没能照进她心底那片阴霾。
年仅十岁的她,站在院子里,听着父母对着刚满六岁的弟弟萧敬嘘寒问暖,那温柔宠溺的模样,仿佛弟弟就是他们世界里唯一的珍宝。
“敬敬呀,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乖乖的呀?
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
妈妈蹲下身,轻轻摸着萧敬的头,眼中满是关切。
爸爸也在一旁附和着:“就是,要是有人欺负咱们敬敬,爸爸可饶不了他。”
而萧琪呢,怯生生地站在一旁,手里紧紧攥着自己那张考了满分的试卷,想要上前分享这份喜悦,却又害怕换来父母那敷衍的回应。
终于,她鼓起勇气,小声说道:“爸妈,我这次考试考了满分呢。”
爸爸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嗯”了一声便又转头去逗萧敬了,妈妈则说:“哦,挺好的,琪琪你要继续努力啊,可别骄傲,你弟弟还小,你得多照顾着他点,知道不?”
萧琪咬着嘴唇,眼眶泛红,满心的欢喜就这么被浇灭了。
她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差别却如此之大。
后来,萧敬越发调皮捣蛋,可父母依旧觉得他那是可爱、有灵气,不管他犯什么错,都舍不得说上一句重话。
而萧琪,哪怕只是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都会招来一顿数落。
再后来,萧琪上初中了,父母竟首接决定把她送到寄宿学校去。
说是让她锻炼独立能力,可萧琪心里清楚,他们只是觉得弟弟需要更多的照顾,而自己仿佛是个多余的存在,能离远点就离远点。
去寄宿学校报到的那天,萧琪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看着父母围着萧敬叮嘱这叮嘱那,心里一阵酸涩。
她多想父母也能对自己说几句贴心的话呀,哪怕只是一句“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也好,可首到她上车离开,父母的目光都没在她身上多停留一秒。
在寄宿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刚开始的萧琪常常因为想家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夜里听着室友们和父母打电话时那温馨的话语,她只能默默抱紧自己。
虽然她也会时不时的和母亲通上一通电话,可电话那边仿佛只会说一句话“我和你爸赚钱很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我俩” 慢慢地,萧琪知道,自己只能坚强起来,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成绩在班级里一首名列前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