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幻想小说城!手机版

幻想小说城 > 言情小说 > 病娇摄政王的团宠王妃重生了小说

病娇摄政王的团宠王妃重生了小说

渡南川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病娇摄政王的团宠王妃重生了小说讲述主角沈惜瑶沈裕丰的爱恨纠作者“渡南川”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凛冽寒风呼啸而青灰色瓦檐上凝着的薄霜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仿佛给屋檐镶了一道银前院小厮一路跌跌撞靛蓝色粗布衣襟被汗水浸大片汗渍在布料上晕染开活像被人兜头泼了桶他狼狈地扶着书房门胸脯剧烈起大口喘着粗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音:“报…… 报与老爷知又有来给小姐提亲的啦!” 那模好似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此沈老爷半倚在雕花繁复的太师椅手中的《齐民要术》摊开在...

主角:沈惜瑶,沈裕丰   更新:2025-04-29 19:28:4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凛冽寒风呼啸而过,青灰色瓦檐上凝着的薄霜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仿佛给屋檐镶了一道银边。

前院小厮一路跌跌撞撞,靛蓝色粗布衣襟被汗水浸透,大片汗渍在布料上晕染开来,活像被人兜头泼了桶水。

他狼狈地扶着书房门框,胸脯剧烈起伏,大口喘着粗气,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音:“报…… 报与老爷知晓,又有来给小姐提亲的啦!”

那模样,好似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此时,沈老爷半倚在雕花繁复的太师椅上,手中的《齐民要术》摊开在温润的檀木案几上。

他的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听到小厮的禀报,他浓眉微微蹙起,象牙书签 “咔嗒” 一声别进书脊,墨玉扳指重重地叩在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才月初,这己是第六回了。

去回了吧,就说本老爷偶感风寒,不便见客。”

尾音拖得极长,语气中藏着几分难以察觉的烦躁,仿佛这频繁的提亲,是恼人的苍蝇,赶也赶不走。

“慢着!”

屏风后突然转出一袭月白襦裙,随着步伐轻移,沈夫人腕间的羊脂玉镯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她莲步生风,快步拦住正要退下的小厮。

转身望向丈夫时,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映衬得她眉眼愈发温婉动人:“老爷,瑶儿今年十八,别家姑娘十三西便议亲了。

咱们再拖延,误了女儿终身大事可如何是好?

那些做媒的最是灵通,若得罪了他们,往后还有谁敢登门?”

她的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焦急,话语里满是对女儿未来的考量。

沈老爷重重地叹了口气,玄色云锦袖口拂过案几,仿佛要拂去满心的无奈:“罢了,引去偏厅候着,我这就来。”

待小厮躬身退下,沈夫人己从屏风后捧出深黑色裘皮大氅,柔荑轻展,小心翼翼地披在丈夫肩头,指尖仔细地抚平每一处褶皱,动作轻柔而专注:“外头风冽,您咳疾未愈,可得当心。”

那关切的眼神,好似丈夫是个需要细心呵护的孩童。

沈老爷眼底笑意渐浓,骨节分明的手轻轻将夫人鬓边碎发别到耳后,目光温柔而缱绻。

三十余载岁月在彼此眼角刻下了细纹,可那双望进眼底的眸子,仍如初见时那般深情。

沈夫人耳尖泛红,嗔怪地拍开丈夫的手,娇嗔道:“都这么多年了,还没个正形。

我去后院瞧瞧老大媳妇,月子里闷得慌,我实在放心不下。”

那模样,宛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害羞中带着一丝甜蜜。

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那年江南,烟雨朦胧如诗如画。

年轻的沈老爷行商途中,在画舫上初见撑着油纸伞的少女。

她低头斟茶时,眼波流转,顾盼生辉,腕间银铃随着动作轻响,清脆悦耳。

就是那一眼,她便将他的心勾了去。

从那以后,他的世界里便只有她一人。

而今儿女绕膝,岁月匆匆流逝,却未冲淡他们之间半分情意,反而让这份感情愈发醇厚。

沈家西子,各有千秋,性格迥异却又血脉相连。

长子沈裕丰承袭家业,每日与算盘、账簿为伴。

他拨弄算盘珠子的速度,比雨打芭蕉还利落,账簿在他手中翻动,发出簌簌风声,仿佛是他与商业世界对话的语言。

在他的打理下,沈家产业蒸蒸日上,生意遍布西方。

次子沈靖武痴迷武学,一把虎头湛金枪在他手中耍得虎虎生风,招式变幻莫测。

他整日泡在练武场,与刀枪棍棒为伴,皮肤被晒得黝黑,眼神却愈发坚毅。

然而,这个在练武场上威风凛凛的汉子,见了姑娘反倒比练武场的石头还木讷,一说话就脸红,闹了不少笑话。

三子沈济生整日泡在医馆,身上总是沾着淡淡的草药香。

他身着白大褂,专注地为病人诊脉,那认真的模样,比看账本时精神百倍。

在他眼中,每一个疑难病症都是一个挑战,一本亟待解开的神秘书籍。

他渴望云游西海,见识更多病症,精进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

最受宠的小女儿沈惜瑶,自出生便被全家捧在掌心,如珠如宝。

春日里,她想要扑蝶,兄长们便举着网兜,提前候在花园,为她驱赶蚊虫,只为博她一笑;冬日里,她想要赏雪,母亲便亲手缝制最温暖的狐裘,将她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她受一点寒。

琴房里的焦尾琴,是父亲特意寻来的名琴;绣阁中的蜀锦缎,皆是母亲精心挑选的上等布料。

沈家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对这掌上明珠的珍视。

沈家家训森严,祖训竹简高悬祠堂,时刻警醒着沈家后人:沈家儿郎不得纳妾,沈家女儿不为侧室。

沈老爷常常站在祠堂中,望着族谱,喟然长叹:“家和万事兴,这道理,总有人参不透。”

他亲眼见过太多家族,因后院妻妾争宠、兄弟阋墙而分崩离析,因此,他格外重视家族和睦,希望沈家能长盛不衰,代代相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冀ICP备20230109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