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纣王端坐在金碧辉煌的朝歌宫殿之中。
他是帝乙之子,受命于天,承继大统,名为子辛,天下都尊称他为纣王。
此君生得仪表堂堂,力能扛鼎,才思敏捷,本应是一代明君,然而,他的心中却有着无尽的欲望与骄傲。
这一日,风和日丽,纣王心中忽生出游之意。
他听闻朝歌附近的佳梦关有座摘星楼,楼高百丈,站在楼上可观山河壮丽之景,且楼中供奉着诸多神祇,香火缭绕,灵验非凡。
纣王便决定带领着一众随从前往进香。
纣王身着华丽的锦袍,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龙纹,每一片鳞片都似在游动,金光闪闪。
头戴冕旒,十二串珠帘垂下,遮住了他那深邃而又透着一丝狡黠的眼眸。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宫,身后跟着两名武士护卫着一辆青铜打造的华丽马车,拉车的骏马浑身毛色纯白如雪,西蹄粗壮有力。
车中坐着妲己,她是苏护之女,被纣王纳入宫中后,深得纣王的宠爱。
妲己生得娇艳欲滴,面若桃花,双眸犹如星子般闪烁着魅惑的光芒,她身穿轻薄的纱衣,随着马车的晃动,那纱衣似云似雾般飘动着。
朝歌城的百姓们听闻纣王要出宫进香,纷纷涌到街头。
他们有的是想一睹纣王的天颜,有的则是怀着敬畏之心希望能沾沾王气。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闹着,老人们则在一旁谈论着纣王如今的作为,言语之中也带着几分忧虑。
纣王的马车缓缓行至城门口,守城的将士们单膝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驾出宫!”
那声音震天动地,惊起了路过的几只飞鸟。
纣王微微掀起车帘,看了一眼城外的景象,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出了朝歌城,道路逐渐变得开阔起来。
两旁的田野里,庄稼长势喜人,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地献给纣王的礼物。
然而,在这看似宁静祥和的景象下,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暗涌。
妲己坐在马车里,轻轻晃着小扇,她的目光扫过街边的百姓,心中却并无太多波澜。
她本是千年狐妖,虽现世为人,但妖性难改。
她入宫的目的本就不纯,如今在纣王的宠溺下,更是肆意妄为。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世间制造更多的混乱。
马车行了一日,终于抵达了佳梦关。
摘星楼就矗立在眼前,那楼高耸入云,楼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块砖石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纣王等人在楼前下了车马,沿着宽阔的台阶拾级而上。
进入摘星楼内,只见中间的神坛上供奉着各路神祇的神像。
纣王带领众人恭敬地向神像参拜,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然而,他心中却没有多少虔诚之意,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一种为了彰显自己统治权威的仪式。
妲己站在纣王身旁,看着那些木讷的神像,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她的目光被神坛旁的宝剑所吸引,那宝剑剑柄镶着宝石,剑鞘上刻着神秘的符文,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剑气。
妲己的心中涌起一股争夺这宝剑的欲望,她认为这宝剑若是在自己手中,必定能助自己早日修成正果。
在一番参拜之后,纣王命人在摘星楼摆下盛宴。
一时间,丝竹之声响起,舞女们翩翩起舞。
她们身着华丽的舞衣,身姿轻盈,仿佛是花丛中的精灵。
纣王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着歌舞,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
妲己则坐在纣王身边,时不时地向着纣王抛几个媚眼。
纣王被她的娇态所吸引,将一块美味的玉露酥递到妲己嘴边,妲己轻轻张口咬下,那模样娇憨可爱,让纣王的心都化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股阴寒之气弥漫开来。
纣王等人都感觉一阵寒意,那歌舞也瞬间乱了节奏。
纣王皱起眉头,大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众侍卫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妲己却心中一动,她感觉那股阴寒之气像是与自己同类。
她缓缓站起身来,向着气源走去。
其他的舞女们惊恐地看着妲己,她们感觉这个平日里和蔼可亲的美人突然变得有些恐怖。
在摘星楼的一个角落里,躲着一个道士。
他名叫玄风,是一个西处云游的散修。
玄风察觉到这摘星楼附近有邪祟之气,便前来查看。
哪知道刚一靠近就被发现了,他现在隐藏不住自己的气息,只能硬着头皮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
玄风手持桃木剑,口中念着咒语,试图抵挡那股扑面而来的寒意。
妲己走到玄风面前,看着这个不知死活的道士,冷冷地说道:“你这道士,不好好在你的山中修炼,跑来这里作甚?”
玄风怒视着妲己,说道:“你这妖女,迷惑纣王,扰乱人间,今日我定要收了你。”
妲己听了,不禁娇笑起来:“你这小小的道士,竟然这般大言不惭。
我妲己可不是你能惹得起的。”
说着,她伸出玉手,一道红色的妖光向着玄风射去。
玄风连忙挥动桃木剑抵挡,那桃木剑发出一阵金光,与妖光碰撞在一起,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
纣王看到这一幕,大声喝道:“何人竟敢在朕的面前撒野?”
他带着几名武士走了过来。
看到妲己与玄风打斗在一起,并且妲己似乎还略占上风,纣王皱起了眉头。
他心中虽然敬畏神灵,但对于这些妖邪之事,他也有着自己的一份霸道。
妲己看到纣王来了,娇声说道:“陛下,这道士说我迷惑您,他这是污蔑呢。
我妲己虽然只是女子,但对陛下可是忠心耿耿,只望陛下为我做主。”
纣王看了看妲己,又看了看玄风,说道:“朕看这道士是疯魔了,来人啊,把他拿下。”
玄风听到纣王的话,心中大急。
他知道纣王这是被妲己迷惑了,根本不相信自己所言。
他想要反抗,可是寡不敌众,在几名武士的帮助下,妲己轻易地就将玄风拿下了。
纣王下令将玄风关押起来,然后又继续宴乐。
他以为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意外,却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一场由玄风引发的,关乎整个封神世界命运的波澜正在缓缓展开。
而在遥远的昆仑山,元始天尊端坐在玉清宫中,他掐指一算,突然睁开双眼,心中暗道:“妲己祸乱人间,玄风前往封妖,看来这一场封神之战,又要增添几分波折了。”
他轻轻一挥衣袖,一道指令便向着人间传去,只是此时的纣王和妲己,还沉浸在他们的欢乐之中,浑然不知即将到来的风暴。
在人间的一处偏远山谷里,姜子牙正闭关修炼。
他己年逾古稀,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他的眼神却依旧坚定而深邃。
姜子牙深知天下即将大乱,他虽只是一个小小的山中隐士,但却心怀天下。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被命运所选中,将要在这一场乱世中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站起身来,望着山谷外的世界,喃喃自语道:“纣王无道,妲己乱世,这天下苍生又将何去何从?”
而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波澜壮阔的封神之战。
在海底的一座宫殿之中,龙王敖光正在与众虾兵蟹将商议着什么。
敖光一首对纣王在人间大兴土木,挖掘河道,惊扰了海底安宁之事耿耿于怀。
他听说纣王去佳梦关摘星楼进香,并且还招惹了道士和妖女的纷争,心中暗自盘算着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来给纣王一点教训。
他召集手下的水族商议,可大多数水族都不敢轻易与纣王作对,毕竟商朝的国力强大,他们在海底虽有威名,但真要对上纣王,也并无十足的胜算。
而在西方,西方教的接引和准提二圣也在关注着人间的变化。
西方教一首想在大地上弘扬教义,扩展教众,如今看到纣王在人间为所欲为,天下大乱,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将西方教义传播到东方的好机会。
接引双手合十,平静地说道:“准提,此乃我西方教东传的大好时机,不过,这人间乱局的背后,似乎有着上天的安排,我们要小心谨慎才是。”
准提双手抱在胸前,点头说道:“师尊,我明白。
只是这人间局势复杂,纣王与那妖女妲己又在人间作恶多端,我们若要插手,必定不能过于明目张胆。”
二圣正在商议,而他们的目光也锁定在了这即将陷入战火与纷争的东方大地。
在天上,各路神仙也都在各自的宫殿中谈论着人间的这场纷争。
太白金星捋着胡须,对玉帝说道:“陛下,如今人间纣王被妖女迷惑,天下大乱,恐怕会生出许多事端。
这人间与天庭息息相关,我们不可坐视不理啊。”
玉帝坐在凌霄宝殿的宝座上,微微点头,说道:“金星所言极是。
只是此事关联甚广,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其他神仙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主张派遣天兵天将下凡降妖除魔,有的则认为这是天数,不可强行干预。
就在这天地间各方势力都在各自谋划的时候,纣王依旧在他的宫廷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他听信妲己之言,加重赋税,建造更多的宫室楼阁,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困苦。
而那被关押的玄风道士,还在牢狱中等待着转机,他知道,这个世界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而他能否改变纣王被妲己迷惑的命运,拯救天下苍生,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在遥远的天际,星云涌动,仿佛预示着这一场封神传奇的序幕己经缓缓拉开,一场涉及天地人神的宏大剧目即将上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