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的消息,仿若春天的信使,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各地的举子们,带着满身的仆仆风尘和满腔的壮志豪情,如候鸟般朝着洛阳纷至沓来。
他们行囊沉重,里面装满了经史子集,那些书籍被反复翻阅,早己满是岁月的痕迹。
这些书籍,是他们通向仕途的宝贵钥匙,更是他们在春闱这一残酷战场上的制胜利器。
此时的洛阳城,花开成海。
牡丹娇艳欲滴,红似烈火,粉若彩霞,白如霜雪,它们在街边、庭院和园林中争奇斗艳,仿佛在为这场知识的盛宴增添一抹绚丽多彩的亮色。
夜色渐浓,明月高悬,萧顶、关知远和盛国元三人暂居在一座破庙之中。
围炉夜话,他们各自倾诉着心中所想和旅途见闻。
“寒窗苦读十余载,皆为金榜题名时啊。”
关知远喟然长叹,“可如今这科举,哪还是凭真才实学论胜负,分明是看谁家银子多、家族势力大。
正所谓‘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朝中有人好做官呐。”
盛国元苦笑着摇头:“是啊,如今这官场早己不复昔日清明。
那些豪门贵族、世家子弟,哪个不是靠钱财和关系才得以平步青云?”
萧顶长叹了一口气,回忆起一路的所见所闻:“道路上满是拖家带口的难民。
老人们拄着拐杖,在尘土飞扬中艰难地挪动,浑浊的眼中满是惊恐与茫然。
妇女们怀抱啼哭不止的幼儿,眼神里尽是绝望。
幼儿们因饥饿和恐惧而号啕大哭,那哭声在嘈杂的逃难人群中格外揪心,他们小脸涨得通红,母亲们却只能无助地抱紧他们。
青壮年们挑着简陋的行囊,里面仅有一点干粮和破旧衣物,他们目光警惕地环视西周,既要防备乱兵来袭。
路边倒毙着老人和孩子的尸体,他们或因饥饿,或因疾病而亡,却无人收殓。
难民们虽心有不忍,却也只能匆匆赶路,因为他们明白,停留或许就意味着死亡。”
本是志同道合的三人,此刻却心生退意。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不知不觉间,夜己深。
退意虽在心中不断蔓延,可他们却无可奈何。
毕竟,十余年的寒窗苦读,除了科考,他们似乎再无其他出路。
翌日清晨,三人准备先寻一家客栈落脚。
此时距离会试仅剩五日,他们都需认真备考。
萧顶在客栈中废寝忘食地钻研经史子集,一心想要在考试中展现自己的真才实学。
他深知,只有凭借自身努力与拼搏,才能在这世间立足。
尽管出身贫寒,但他从不自卑,反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勤奋和汗水精心浇灌自己的梦想之花。
而关知远和盛国元因家族支持,无需过多担忧前程,也无需为生计发愁。
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他们缺少了萧顶那种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也难以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后的那种喜悦。
晨曦微露,京城的会试贡院外早己人山人海。
考生们身着素服,神色各异,怀揣着梦想与忐忑不安的心情。
寒风吹过,却无法吹散那浓厚得几近凝结的紧张气氛。
贡院大门紧闭,犹如一头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静静等待着择人而噬。
朱红色的大门上,一排排铜钉在微光下闪烁,透着无尽威严。
门口的石狮子蹲踞在两侧,宛如忠诚的卫士,冷眼旁观着这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盛会。
“萧兄,你瞧这阵仗,此次会试定是一场龙争虎斗啊。”
身着月白色长衫的关知远对萧顶说道,他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眼中难掩紧张之色。
萧顶微微点头,他面容略显憔悴,显然是为备考耗费了大量心力。
“关贤弟,我们苦读多年,为的就是今日。
只是我这心里,实在难以平静。”
他声音沙哑,眼神中交织着迷茫与不安。
在他心中,对功成名就的渴望和对落榜的恐惧相互纠缠,那些日夜苦读的场景不断在脑海中浮现,宛如一把双刃剑,既激励着他,又让他压力倍增。
“听闻此次主考官极为严厉,所出题目定然刁钻。”
一位考生凑了过来,眉头紧皱,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望向贡院大门,仿佛那里面是龙潭虎穴一般。
“哼,再刁钻又如何?
我们只需发挥所学,自当问心无愧。”
一位身材魁梧的考生高声说道,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豪迈之气,只是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贡院大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响。
考生们瞬间安静下来,排着队依次进入。
大门内是长长的甬道,两侧是一间间狭小的号房,宛如一个个禁锢自由的牢笼。
进入号房后,一位考生看着简陋的桌椅,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
“这一方天地,便是我们今日的战场,不知能否杀出重围。”
他暗自思忖,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大人放心,我们定当恪尽职守。”
一位监考官恭敬地回应道。
在号房内,考生们开始磨墨、铺纸,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考题。
有的考生闭目沉思,在心中默默回忆经典篇章;有的考生则紧张地咬着嘴唇,手中的笔微微颤抖。
“铛 ——” 一声锣响,考题终于发放下来。
考生们看着手中的题目,有的面露惊喜,有的则眉头紧锁。
“此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啊。”
盛国元小声嘀咕着,手中的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下。
“莫要多想,按自己的思路来。”
旁边号房的萧顶轻声鼓励道,说着便奋笔疾书起来,额头的青筋因紧张和专注而微微凸起。
白驹过隙,考生们己经考了八天,今日是第九天,也是最后一天。
今日的试题是《论为学之道》,萧顶成竹在胸,下笔如有神:“古之学者,以勤为径,以苦作舟,求知识之真谛,探智慧之渊源。
为学,乃人生之要事,关乎个人之成长、家国之兴衰。
学之始,在于立志。
志如灯塔,于茫茫学海之中指引方向。
若无坚定之志,则易为外物所惑,半途而废。
如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皆因有向学之志,方得克服万难。”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