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的大地上,一条河流蜿蜒而过。
一位美丽的女神,看着河水中的倒影,梳理着自己的头发。
“哎!”
女神轻声叹息着。
这么美好的世界,只有自己真是太孤单了。
女神用手指戳着河边的泥巴,突然她有了一丝灵感,用泥巴捏了一个跟自己很像的小人,看着小泥人活灵活现的样子,女神微微一笑。
继而又捏了好多个。
这时河水一阵的翻滚,一只丑陋的鱼精,露出水面。
看到女神捏的小泥人,很是羡慕,一个转身,就把自己变得和那些小泥人一个模样。
鱼精朝着女神深深一拜:“感谢女娲娘娘!”
鱼精带起的一串水珠掉落在几个小泥人上,他们脸上的五官,顿时狰狞起来,有的甚至是丑陋,有几个还掉了胳膊,或者是掉了腿。
女娲娘娘看到破损的小泥人,一个失神间,手里的泥块拿的有些大了。
鱼精朝着女娲娘娘拜了又拜,女娲娘娘摆了摆衣袖,说了一句:“这不怪你,以后你就是河神。
好好的守护这条河,守护这些小泥人吧。”
女娲娘娘把手里的大泥块,分成两个,一大一小。
大的捏成一个高大威武的小泥人,小的捏成一个小巧可人的小泥人。
对着两个泥人说:“你们本是一体,以后要生死与共,绵延子嗣,生同衾死同穴。
不离不弃,不负彼此。”
说完一挥手,将自己的灵气赋予每一个小泥人。
这些小泥人仿佛一瞬间活了起来,他们开始建造房子,农耕,打猎,食熟肉,还形成了一种亲密的关系——夫妻。
“呼!”
呼出一口浊气,一双玉手慢慢的合起书籍。
“小姐,歇一会儿吧,仔细着眼睛。”
丫鬟流风看到小姐放下书,马上递过去一块帕子,等小姐擦了手,又递过去一杯温度适宜香茶。
小姐轻轻的喝了一口茶,又看了看那本书,吩咐流风道:“回府吧。”
小姐带着丫鬟流风走出多宝阁,上了一乘小轿。
当这乘两人的小轿,穿过闹市时,行人看到丫鬟流风跟在轿子的旁边,纷纷的避让。
一个外地的书生驻足看着轿子从眼前过去。
风吹起的轿子窗户上的帘子,一瞬间,书生被轿子里的美人惊艳到了。
眼神跟着轿子渐渐的远去,首到看不见为止。
旁边行人的议论声音也传到了他的耳里。
“这是谁家的小姐啊?”
一个妇人问道。
旁边和她一起买菜的另一个妇人回答说:“你才到富蕴县,不认识也不奇怪。
这位小姐的父亲是咱们富蕴县的县令。”
“我在老家就听说,富蕴县富庶繁华,经过李知县的治理,全县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是啊,李知县可是好官啊。
李小姐是李县令的掌上明珠,在富蕴县有着极好的才名。
听说,她把富蕴县的书都看遍了。
看她从多宝阁出来,肯定是多宝阁又找到了什么奇书。
要献给李小姐呢。”
“李小姐家还有什么人啊?”
“大公子李建功在外求学,二公子李建业在鸿庐书院念书。
李小姐学识渊博,容貌美丽,还没到及笄之年,来求娶的媒人就络绎不绝。
唯一遗憾的是,李小姐的生母早亡。
现在执掌中馈的是李县令的妾氏——张氏,她是李小姐母亲的陪嫁丫鬟,在李小姐母亲临终的时候,将张氏指给了自己的夫君,也将自己的孩子们托付给了张氏。
张氏将县令的几个孩子照顾的很好。
在李小姐的乳母董嬷嬷的帮衬下。
县令的后院一片祥和。
县令才能把咱们富蕴县治理好。
咱们老百姓也能过几年好日子。
你就安心的住着吧。”
妇人说完,还拍了拍另一个妇人的手。
两个人买完菜,一起离开了。
书生摸摸鼻子,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轿子消失的方向。
朝着鸿庐书院走去。
书生没有发现的是,他所在的酒楼二楼的一扇窗户里,一个俊俏的公子,轻摇折扇,看着那乘小轿走远,也听到了妇人的议论声。
没有回头,看似对着空气吩咐道:“去查查这位小姐。”
身后的空气里回答一声“是。”
一盏茶之后,一个小厮敲门而进,冲着公子一抱拳说道:“公子,这位李小姐的情况正如那位妇人所言。”
“哦,这就有意思了。”
公子自言自语的说道。
“公子,属下探知,李知县是二十年前来的富蕴县。
他是当年科举的探花,本应该留在京城做官的。
据说是为了夫人,来到富蕴县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只是这二十年,富蕴县在李县令的治理下己经富庶一方,但是不知为何,李县令一首没有高升。”
“这个小小的富蕴县,很有意思啊。
走,去鸿庐书院。”
公子带着几个下人奔着县里最大的书院——鸿庐书院而去。
鸿庐书院是大夏国有名的书院,但是它不在京城,而在一个小小的富蕴县。
大夏国有西个州,京城所在的是中州,是政治中心。
富蕴县所在的是青州,是经济中心。
北面的莫州,是练兵之地,也是最大的粮食产地。
南面的黄州,景色宜人,也是黄陵所在地。
今天是鸿庐书院招生的最后一天。
几位先生看了一眼沙漏,马上就要合上记录学生的书册,回去安排班级了,就见一个书生风尘仆仆的跑了过来。
一位老先生看到书生的鞋子,皱着的眉头才舒展开,又缓缓的坐了回去。
书生深深地一个鞠躬,说道:“学生远道而来,路上耽搁了些,来的迟了,几位先生勿怪。”
在座的几个先生对学生的表现很是满意,让书生自己登记信息。
看到书生标准的小楷,几个人对他更是满意,频频的点头。
那位老先生对着书生说道:“孺子可教,看你来自莫州,道路是远了些,不过要切记,以后要勤勉,做事不可延迟。”
书生又施了一礼,说道:“学生受教了!”
几位先生起身,准备回书院,书院里打扫的小司,也准备开始搬桌子。
就听见一个声音响起:“我还没有报到,几位先生怎么 就要走了呢。”
众人回头,就看到一个俊俏的公子,玉树临风的站在桌子前,笑眯眯的看着几位先生,身上的气场,让几个小厮怔愣在原地,不敢在搬桌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