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周,柯以晴几乎每天都出现在警局。
她与程见微形影不离,一起走访案发现场,分析证据,讯问相关人员。
柯以晴的洞察力令人惊叹——她能从一个微小的细节推断出凶手的心理状态,从受害者的生活习惯还原出凶手选择她们的原因。
一天深夜,在外探访了一整天的两人窝在程见微的办公室,查看着林晓雨的社交媒体。
“看这个。”
柯以晴指着电脑屏幕上林晓雨的某张社交媒体照片对程见微说,“你还记得吧,她每周三晚上都会去自己的咖啡馆写作,我想凶手很可能就是在那里注意到她的。”
程见微凑近屏幕:“此话怎讲?”
“她照片背景里的黑板上有特调咖啡的广告,只有周三供应。”
柯以晴边说边放大图片,“而且你看她每次发这类照片的日期都是周三,这很难不引人注目吧?”
程见微吹了个口哨:“柯教授,我开始怀疑你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天赋了。”
柯以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盯着电脑的头微微抬起,白皙的脸颊瞬间染上一抹如晚霞般绚丽的红晕。
“只是观察而己,程队长,这是犯罪心理学家的职业病。”
随着调查的深入,嫌疑人范围逐渐锁定。
根据柯以晴的侧写,警方锁定了三家医院和两所医学院中能接触到胰岛素的男性员工,共87人。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只剩下5名重点嫌疑人。
“这个赵明远很可疑。”
程见微翻看着档案,“市立医院麻醉科医生,35岁,独居,很多同事反映他性格孤僻,有收集患者病历的怪癖。”
柯以晴接过档案,快速浏览着内容:“确实符合侧写。
胰岛素是麻醉科常用药物,他有充分机会接触。
而且……”她指着一条记录,微微皱眉“去年有位女护士投诉他跟踪,后来撤诉了。”
程见微眼睛一亮:“明天我就带人去会会这位赵医生。”
当晚,程见微请柯以晴到警局附近的小餐馆吃饭。
几杯啤酒下肚,程见微的话匣子打开了。
“说真的,柯教授,和你合作真是大开眼界。”
程见微举杯示意,“那些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在你手里就像魔法一样。”
柯以晴轻轻碰杯,抿了一口啤酒,脸颊微红:“咳,理论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每个凶手都有独特的心理逻辑,找到那个逻辑,就能预测他的下一步行动啦。”
“你觉得我们离抓住他还远吗?”
柯以晴歪头沉思片刻:“很近了,但他很危险,程队长,这种类型的凶手一旦感到被追捕,可能会加快作案频率,或者改变手法。
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程见微点点头,话语突然吞吐起来:“那个……有件事我一首想问你……你看起来那么阳光开朗,为什么选择研究犯罪心理学?
特别是连环杀手这种极端案例?”
餐馆昏黄的灯光打在柯以晴的脸上,让她的面容看起来格外温柔。
她沉默了几秒,然后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好奇心吧。
想弄清楚什么样的心理构造会驱使一个人去剥夺他人的生命。”
她的声音很轻,“有时候,最黑暗的心灵往往披着最光鲜的外衣。”
程见微闻得如此回应,心底微微泛起涟漪,他对柯以晴的情愫似乎产生了微妙的转变。
“那你呢?
为什么想要当警察?”
柯以晴笑着反问道。
程见微杵着下巴,陷入了回忆:“我小时候,邻居家的姐姐被坏人害了。
当时我就在不远处,却什么都做不了。
看见姐姐家人悲痛欲绝的样子,我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当警察,把坏人都抓起来,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他说着,突然自嘲似的笑了笑,“我这样的理由是不是显得很俗套很幼稚?”
柯以晴轻轻把手搭在程见微的手上,安慰道:“哪有啦,那时候你那么小,就有如此正能量的思想,而现在你己经是优秀的警察,在保护很多人。”
程见微轻轻回握住她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柯教授。
跟你一起查案,我真的很开心。”
柯以晴的脸又红了,抽回手说:“以后,叫我以晴就好。
咱们明天还要去会赵明远,得好好准备下。”
两人吃完饭后,缓缓地走出了餐馆。
外面的街道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程见微和柯以晴并肩走着,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也没有过分靠近。
走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柯以晴的住处。
程见微将她送到单元门门口,看着柯以晴走了进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不舍。
当单元门即将合上时,程见微突然冲过去拉住单元门,喊住了她。
柯以晴转过身来,与程见微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月光洒在她的脸上,使她原本就因为酒精而微微红润的脸颊显得更加动人。
程见微的心底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触动了一下,他的喉咙有些发干,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沉默了片刻,程见微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很轻,生怕惊扰了这夜晚的宁静:“以晴,明天见。”
柯以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回应道:“明天见,程队长。”
说完,她转身走进身后的电梯,留下程见微站在原地,望着电梯门缓缓合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