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 蝴蝶效应2023年3月15日,北京中关村。
林秋盯着屏幕右下角的裁员名单,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机械键盘。
这个曾获ACM金奖的天才程序员,此刻正看着自己开发的"星链级分布式算法"被标注为"过剩产能"。
窗外春雨淅沥,国贸三期在雾霾中若隐若现,像极了神经网络训练中的噪点图。
"小林,猎头找。
"同事小王敲了敲他的隔断板,眼神闪烁。
林秋瞥见对方工牌上的彩虹贴纸——那是上周被裁的算法组组长留下的标记,据说他离职后去了家新加坡区块链公司。
电话那头的女声清甜如AI语音:"林先生,您在IEEE那篇《量子递归算法的混沌应用》令人惊叹。
我们正在组建跨国研发团队,基础年薪80万美元起。
"对方精准报出他研究生时期未发表的论文标题,甚至知道他养在办公桌下的捕蝇草每周二需要浇23.5毫升水。
第一章 虚像面试线上会议室里,背景是新加坡滨海湾的虚拟投影。
HR总监张璃的深V领口处,若隐若现的蝴蝶胎记让林秋想起论文导师的话:"警惕完美契合你研究方向的岗位,那可能是量身定制的陷阱。
""我们正在开发NeuroLink-8型脑机接口。
"张璃的投影突然切换成实验室场景,林秋看见环形玻璃舱内漂浮着人脑组织,神经突触正与量子计算机的光脉冲同步闪烁。
"您的递归算法能解决意识上传时的记忆熵增问题。
"林秋的太阳穴突突跳动。
三年前导师实验室那场大火里,烧毁的正是他设计的脑波压缩模型。
当时消防报告写着"电路老化",但他清楚记得服务器机柜上有放射状裂纹——就像此刻视频里某台设备表面的冰花状纹路。
"介意做个技术测试吗?
"张璃发来加密链接。
林秋点开后,屏幕突然弹出他从未公开的私密代码——那是为渐冻症女友设计的神经信号解码程序。
更诡异的是,程序运行后生成的脑波图谱,竟与女友临终前的医疗记录完全吻合。
第二章 致命验证朝阳区某咖啡馆,林秋与验证工程师会面。
对方递来的保密协议上,甲方名称处印着变形的克莱因瓶水印。
"请用这个解码器。
"工程师推来台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