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夏天,蝉鸣声在燥热的空气中此起彼伏。
林晓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手里紧攥着那封已经被汗水浸湿的信封,北京师范大学的烫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她的心跳得厉害,仿佛要冲破胸腔。
"我考上了!
我真的考上了!
"晓梅喃喃自语,眼眶湿润。
她知道,这封录取通知书意味着什么——这是她逃离这个闭塞山村唯一的希望,是她苦读十二年的回报。
晓梅小心翼翼地折好通知书,藏进贴身的衣兜里。
她得先回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然后再去告诉赵建国——她那个在县农机厂工作的未婚夫。
回家的路上,晓梅的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朵上。
路过的村民向她打招呼,她只是恍惚地点头回应,心思全在那封改变命运的信上。
"妈!
妈!
"晓梅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母亲王秀兰正坐在灶台前生火,抬头看见女儿满脸通红地站在门口。
"怎么了这是?
跑得满头大汗的。
""我考上了!
北京师范大学!
"晓梅几乎是跳着说出这句话,从衣兜里掏出那封珍贵的信。
王秀兰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接过信封,眼神复杂。
"这...这是好事啊。
"她的声音却不如晓梅期待的那般欣喜。
"妈,你不高兴吗?
"晓梅敏锐地察觉到母亲的异样。
"高兴,当然高兴。
"王秀兰勉强笑了笑,"只是...建国知道了吗?
""我这就去告诉他。
"晓梅转身就要往外跑。
"等等!
"王秀兰叫住女儿,"这事...这事得好好商量。
你先别急着告诉建国,晚上等他来家里吃饭时再说。
"晓梅疑惑地看着母亲,但还是点了点头。
她太兴奋了,没注意到母亲眼中闪过的忧虑。
傍晚时分,赵建国如约而至。
他穿着整洁的蓝色工装,手里拎着两瓶县城买的汽水,一进门就笑着喊:"晓梅!
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晓梅从里屋跑出来,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
"建国,我有好消息告诉你!
"饭桌上,晓梅迫不及待地拿出录取通知书。
赵建国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他接过信封,手指微微发抖。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他的声音低沉。
"今天下午收到的!
"晓梅兴奋地说,"九月初就要开学了,我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