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里的情报大队经常在村门口议论纷纷,尤其是到了傍晚,劳作一天的人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家长里短。
“你们知道吗?
村东北角李凤英家的女儿,大学毕业好几年了,还赖在家里不出去工作,典型的啃老一族。”
吴大妈刚从工厂下班回来,一边停下电动车,一边压低声音跟在外乘凉的老伙计道。
“那姑娘是个大学生,考的学校也不错,但在我们村也算是个大学生,怎么毕业就这样呢?”
韩阿姨皱着眉问道。
“谁知道呢,现在的年轻人娇养惯了,吃不了一点苦,哪像我们那时候,一毕业就有工作,那容你挑三拣四,”刘大爷结果话茬,一脸不屑。
“可怜李凤英,把两个女儿,供上大学,结果一个女儿啃老族,二女儿还在上学,大女儿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整天宅在家里,也不知道害臊,听说家里来了亲戚,躲在屋里连门都不出,这是养的啥孩子啊,真是作孽!”
孙大妈摇头叹息。
正说着,我骑着电瓶车从工厂远远向他们走来。
“凤英啊,这才下班回来啊?
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啊?”
吴大妈热情的招呼道。
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满脸显着疲惫,“最近厂子里新来了一批鞋,要尽快出货,老板催的急。”
“你闺女最近咋样,上班了没?”
吴大妈随意的问道,眼神里却藏不住看热闹的心。
我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眼神里闪过一丝痛苦和畏惧,但很快,我就把情绪掩饰住了。
我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羞愧,“老样子,待在屋里,连屋面都很少出,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就知道玩电脑,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说让她真的不行跟我去干,她也不去,哎,别提了,越提越闹心,一天天穿的也不好,吃饭也不准时,真是废了。”
“别着急,慢慢来嘛,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吴大妈安慰道,但语气中的虚伪,连她自己都能感受的到。
“是啊,现在工作也不好找,让她多投几份简历,工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出门和人交流,总比一直待在家里强吧,”孙大妈也跟着说道。
我苦笑了一下,“投什么简历?
她现在跟隐士似的,连门都不出,就把自己关在那个小屋里,算了,不说了,我先回去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