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呼吸在头盔内凝成白霜,他蹲在昆仑科研站最底层的观察舱内,隔着三层防辐射玻璃凝视下方的星痕装置。
那枚深埋在月壤中的正十二面体,此刻正泛着诡异的青蓝色荧光,仿佛一颗被剥开一半的异星心脏。
三十公里厚的岩层上方,氦-3采矿车碾过的震动像远古巨兽的脚步声,顺着合金支架传导到他膝盖里。
“博士,第七次模拟实验准备完毕。”
AI管家的合成音从耳麦传来。
全息操控台上浮起四维拓扑模型,林浩的瞳孔随着数据流收缩。
过去十年,人类用尽一切手段都未能激活星痕——直到三天前,这枚外星造物突然释放出与人类脑电波高度相似的量子脉冲。
他摘下手套,露出布满疤痕的右手。
十年前在敦煌魔鬼城的量子坍缩事故,让这只手永远残留着时空褶皱的印记,也让他成为唯一能与星痕产生神经共鸣的活体。
“启动低温量子舱,注入超流体氦-Ⅲ。”
警报声炸响时,苏雨晴正跪在C-12储藏室的尘埃里。
她的考古镭射笔在龟甲残片上投下蛛网般的红点,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甲骨文突然开始蠕动。
当某个形似量子纠缠符号的刻痕与全息屏上的星痕数据重叠时,磁力靴吸附的地板突然传来剧烈震颤。
“商王武丁二十三年,天钺裂空,神言入梦...”她喃喃念着碳十四检测报告,防护服后背渗出冷汗。
三千年前的先民,竟记录过与星痕相同的能量波动。
通风管道爆出电火花,苏雨晴抓起破译终端冲向主控室。
透过弧形舷窗,她看见环形山边缘腾起紫色光柱——那是星痕装置在无人指令下自主启动的征兆。
“林浩!
停下实验!”
她撞开气密门,却看见终身难忘的景象:低温舱内的星痕核心正在分裂,十二个棱面折射出青铜鼎的虚影,鼎身铭文赫然是现代人才知晓的DNA双螺旋结构。
林浩的指尖离启动键还有0.3毫米。
注射进颈动脉的神经耦合剂正在生效,他的视神经捕捉到四维空间的投影:无数青铜鼎在量子海洋中沉浮,每个鼎口都涌出粘稠的银色流体。
那些流体凝聚成婴儿形状,朝他伸出半透明的手臂。
“生命体征异常!”
AI的警告声变得扭曲。
苏雨晴扑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