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与林婉成婚之后,二人的生活如同一幅绚丽而温馨的画卷,徐徐铺展。
苏瑾在朝堂之上,凭借着卓越的才学与过人的智谋,愈发受到皇帝的倚重。
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如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整顿吏治等,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大楚王朝的每一寸土地,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济繁荣发展。
在他的辅佐下,大楚王朝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苏瑾也因此官运亨通,一路擢升至丞相之位,成为皇帝最为得力的臂膀,权倾朝野。
林婉则将自己的商业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将林家的生意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在丝绸、茶叶行业的霸主地位,还涉足了瓷器、香料等新兴领域。
她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派遣商船远渡重洋,与周边各国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商业往来。
林家的商船满载着大楚的精美商品,穿梭于茫茫大海之上,所到之处,无不为大楚的繁华与昌盛所惊叹。
林家的财富与影响力与日俱增,林婉也成为了大楚商界当之无愧的传奇人物。
然而,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一股汹涌的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在大楚王朝的北方边境,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一个名为北狄的游牧民族正逐渐崛起。
北狄人以游牧为生,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技艺精湛,生性剽悍勇猛。
他们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形成了独特的部落文化。
近年来,北狄各部落逐渐统一,势力日益壮大,对大楚王朝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以及繁华的城镇垂涎欲滴,犹如恶狼盯上了肥美的羔羊。
北狄人开始频繁地在大楚边境挑起事端,小规模的冲突时有发生。
他们时常率领轻骑,如鬼魅般出没于边境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边境的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原本宁静祥和的村庄,瞬间被战火吞噬,房屋被焚毁,财物被洗劫一空,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地方官员多次上报朝廷,请求增派兵力,加强边境防御。
苏瑾敏锐地察觉到了北狄的威胁,深知这绝非寻常的边境摩擦,而是一场蓄谋己久的危机前奏。
他心急如焚,立刻进宫面圣。
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苏瑾身着丞相朝服,头戴冕旒,神情严肃地向皇帝进谏:“陛下,北狄狼子野心,其势力日益壮大,对我大楚边境百姓犯下累累罪行。
如今他们频繁挑衅,意图己然昭然若揭。
若不加以遏制,恐日后酿成大祸,危及我大楚江山社稷。
臣恳请陛下加强边境防御,调遣精锐之师,屯兵驻守,以防北狄大规模入侵。
同时,可修缮城墙、堡垒,打造精良兵器,训练士卒骑射、阵法,提升我军战斗力。”
皇帝听后,神色凝重,微微点头:“苏丞相所言极是,北狄之事,朕亦有所耳闻。
只是如今朝堂之上,对是否加强边境防御,众臣意见不一。
一些大臣认为此举耗费巨大,会加重百姓负担,主张以和为贵,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苏瑾心中一紧,深知此事关乎重大,不容有失,赶忙继续说道:“陛下,北狄生性贪婪,野心勃勃,岂会因几句谈判便放弃侵略之心。
若此时不早做准备,一旦北狄大军压境,我大楚百姓必将生灵涂炭。
至于耗费,可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开源节流来解决,绝不能因一时之小利,而误了国家之大事。”
皇帝陷入沉思,片刻后道:“苏丞相,容朕再考虑考虑。
此事关乎重大,需从长计议。”
苏瑾无奈,只得退下。
回到府中,苏瑾将此事告知林婉,林婉秀眉微蹙,说道:“北狄之事确实棘手。
朝堂上那些主张求和的大臣,怕是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耗费,却未看到潜在的危机。
相公,你既然己看清局势,便要想办法说服陛下。”
苏瑾点头:“我明白,只是此事需慢慢来。
如今当务之急,是先了解北狄的详细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林婉思索片刻后道:“相公,林家在北方边境也有一些生意往来,我可以利用这些关系,派人去打探北狄的虚实,包括他们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战术特点等。”
苏瑾大喜:“婉娘,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有了这些情报,我便能更好地制定应对之策。”
于是,林婉立刻着手安排。
她挑选了几名精明能干、忠诚可靠的林家下人,让他们乔装打扮成商人、流民等,混入北狄部落。
这些人凭借着林家给予的丰厚钱财和巧妙的伪装,顺利地在北狄部落中站稳脚跟,开始秘密收集情报。
与此同时,苏瑾在朝堂上也并未放弃。
他不断地寻找机会,向皇帝和其他大臣阐述加强边境防御的必要性。
他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因忽视边境防御而导致国家灭亡的例子,言辞恳切,声泪俱下,试图唤醒众人的危机意识。
然而,朝堂之上的争论依旧激烈,主张求和的大臣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而在边境,北狄人的骚扰愈发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
他们不再满足于小规模的抢掠,开始集结兵力,对边境的一些小城池发起试探性进攻。
虽然这些进攻都被当地守军勉强击退,但局势己经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苏瑾心急如焚,多次上书皇帝,请求尽快做出决策。
终于,皇帝在权衡利弊之后,采纳了苏瑾的建议,任命苏瑾为帅,负责统筹边境防务。
苏瑾领命后,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立刻着手挑选将领,调遣军队,筹备粮草、兵器等物资,准备奔赴边境。
林婉虽不舍丈夫离开,但她深知家国大义,全力支持苏瑾的决定。
她利用林家的资源,为边境将士筹集了大量的粮草、兵器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
同时,林婉在金陵城积极组织商户捐款捐物,支援前线。
她亲自出面,召开商会,向各位商户慷慨陈词:“各位同仁,如今大楚边境告急,北狄入侵,百姓受苦。
我们虽为商人,但也有家国情怀。
苏丞相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奔赴前线。
我们理应伸出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保卫我们的家园。”
在林婉的号召下,各大商户纷纷响应,踊跃捐款捐物,一时间,物资堆积如山,陆续运往边境。
在边境,苏瑾日夜操劳。
他身着战甲,骑着战马,穿梭于各个军营之间。
他亲自巡视防线,检查城墙、堡垒的防御情况,对不足之处立刻下令修缮加固。
他还深入士兵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鼓舞士气:“兄弟们,北狄贼子妄图侵犯我们的家园,掠夺我们的财物,残害我们的亲人。
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将他们击退,保卫我们的大楚江山!”
士兵们听后,士气大振,纷纷高呼口号,表达了与北狄决一死战的决心。
苏瑾深知北狄骑兵的厉害,他们机动性强,来去如风,擅长长途奔袭和野外作战。
于是,他下令打造了大量的拒马、弩车等防御器械,加强城防工事。
巨马由粗壮的木材制成,前端尖锐,排列在城墙之下,可有效阻挡骑兵的冲击。
弩车则威力巨大,能发射重型弩箭,射程远,杀伤力强,是对付骑兵的利器。
同时,他还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将领,悉心培养,传授他们兵法谋略,提升军队的指挥能力。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苏瑾的举措。
一些官员认为苏瑾此举是小题大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这些官员在朝堂上不断弹劾苏瑾,企图让皇帝召回苏瑾,停止边境的军事准备。
而在这些官员背后,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势力在暗中推动。
他们或是收受了北狄的贿赂,或是出于对苏瑾权势的嫉妒,企图破坏苏瑾的计划。
林婉得知朝堂上的这些情况后,心急如焚。
她深知若不及时阻止,苏瑾的心血将付诸东流,边境将士的生命也将受到威胁,大楚王朝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于是,林婉决定亲自前往朝堂,为苏瑾辩护。
林婉精心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奏章,奏章中列举了北狄近年来在边境的种种恶行,如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屠戮百姓等,字字血,声声泪,令人触目惊心。
同时,她还详细阐述了加强边境防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苏瑾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她指出,若此时撤回苏瑾,停止防御准备,一旦北狄大规模入侵,大楚将毫无还手之力,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江山社稷也将危在旦夕。
林婉身着素衣,带着奏章,来到皇宫求见皇帝。
她在宫门外等候多时,心中忐忑不安。
终于,太监传旨,宣她进宫。
林婉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金碧辉煌的宫殿。
她见到皇帝后,行过大礼,将奏章呈上,并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北狄狼子野心,对我大楚觊觎己久。
如今边境局势日益紧张,苏丞相殚精竭虑,一心为大楚的安危着想。
加强边境防御,乃是迫在眉睫之事,绝非苏丞相小题大做。
若此时撤回苏丞相,停止防御准备,一旦北狄大规模入侵,大楚百姓将生灵涂炭,江山社稷也将危在旦夕。
还望陛下明察。”
皇帝仔细翻阅了奏章,沉思片刻后道:“林氏,你所言虽有道理,但朝中大臣对此事意见不一,朕也需权衡利弊。”
林婉见状,继续说道:“陛下,林家愿以全部身家作保,全力支持苏丞相的防务举措。
还望陛下能给苏丞相一些时间,让他完成边境防御的部署。
若将来证明此举有误,林家甘愿领罪。”
皇帝被林婉的大义和决心所打动,他看着林婉,缓缓说道:“林氏,你能以家国为重,实属难得。
朕答应你,继续支持苏瑾的行动。
但你也要提醒苏瑾,务必谨慎行事,不可辜负朕的信任。”
林婉大喜,连忙谢恩:“陛下圣明,苏丞相定会不负陛下所托。”
林婉的这一番努力,暂时稳定了朝堂局势,让苏瑾能够安心在边境备战。
然而,那股神秘势力却并未就此罢休。
他们开始在民间散布谣言,说苏瑾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边境的紧张局势都是苏瑾故意制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
这些谣言一时间在大楚境内西处传播,搞得人心惶惶。
百姓们不明真相,纷纷议论纷纷,对苏瑾的信任也开始动摇。
苏瑾在边境得知这些谣言后,心中又气又急。
他深知这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搞鬼,企图破坏他的计划,动摇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但此时他分身乏术,无法亲自回朝处理此事。
林婉再次挺身而出,她深知若不尽快平息谣言,将会对苏瑾和整个局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她利用林家在商界的影响力,联合各大商户,在各地张贴告示,揭露谣言的虚假性。
告示上详细列举了苏瑾为大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北狄的真实威胁,向百姓解释边境的真实情况。
同时,她还组织了一些文人墨客,撰写文章,为苏瑾正名。
这些文章在各地的茶馆、酒楼、书肆中广泛传播,引导舆论风向。
林婉还亲自出面,邀请金陵城的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乡绅,召开座谈会。
在会上,她向大家详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恳请他们帮忙向百姓解释。
这些长者、乡绅听后,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林婉。
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乡、社区,向百姓们讲述事实真相,让百姓们了解到苏瑾的忠诚和苦心。
在林婉的努力下,谣言逐渐被平息,百姓们对苏瑾的信任也逐渐恢复。
然而,那股神秘势力却越发疯狂,他们竟勾结北狄,企图里应外合,一举颠覆大楚王朝。
他们向北狄透露了大楚边境的一些军事机密,包括兵力部署、防御弱点等,还承诺在北狄入侵时,在朝堂上制造混乱,牵制大楚的兵力。
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在大楚王朝的头上,而苏瑾和林婉,又将如何应对这接踵而至的重重困难呢?
他们能否识破那股神秘势力的阴谋,保卫大楚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的安宁呢?
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