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幻想小说城!手机版

幻想小说城 > > 东汉风云(董卓曹操)最新热门小说_完结小说东汉风云(董卓曹操)

东汉风云(董卓曹操)最新热门小说_完结小说东汉风云(董卓曹操)

鹿隐雾深 著

军事历史完结

长篇军事历史《东汉风云》,男女主角董卓曹操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鹿隐雾深”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乱世纷争卷巨澜,群雄逐鹿战旗攒。 草船借箭谋猷显,赤壁焚舟火势漫。 五虎扬威惊敌胆,三分割据动宸銮。 千年往事随烟逝,青史长留浩气叹。

主角:董卓,曹操   更新:2025-04-05 19:58:1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董卓进京黄巾起义虽被镇压,但东汉朝廷元气大伤,各地局势依旧动荡不安。

此时,朝堂之上又起波澜。

灵帝病重,在立嗣问题上犹豫不决。

他偏爱王美人所生的刘协,而何皇后之子刘辩己被立为太子。

何皇后之兄何进,身为大将军,手握重兵,自然希望刘辩继承皇位。

灵帝暗中与宦官蹇硕商议,欲先除去何进,再立刘协。

蹇硕假传圣旨,召何进入宫。

何进不知是计,正要入宫,其部下司马潘隐在宫门口向他使眼色,何进大惊,急忙返回军营,称病不入。

不久,灵帝驾崩,刘辩即位,是为少帝。

何太后临朝听政,何进权势更盛。

何进为了彻底铲除宦官势力,与袁绍商议,决定召外兵入京,以胁迫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主簿陈琳劝谏道:“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不听,执意召董卓进京。

董卓接到何进的诏书后,大喜过望,立刻率领西凉军向洛阳进发。

西凉军久居边塞,犷悍异常,一路之上,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就在董卓行军途中,何进的计划泄露,宦官张让等人先下手为强,假传太后旨意,将何进骗入宫中,斩杀于嘉德殿前。

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听闻何进被杀,率军攻打宫门。

袁绍、袁术兄弟也率领家丁赶来,与宦官展开激战。

一时间,洛阳城内喊杀声西起,火光冲天。

张让等宦官见势不妙,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皇宫。

袁绍、袁术等人在宫中大肆搜捕宦官,不论老幼,尽皆诛杀,死者两千余人。

董卓在北邙山脚下遇到了少帝一行。

少帝刘辩见董卓率领大军前来,吓得浑身发抖,语无伦次。

而陈留王刘协却镇定自若,向董卓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董卓见刘协聪明伶俐,心中暗暗有了废立之意。

二、董卓专权董卓护送少帝回宫后,自封为司空,掌握了朝中大权。

他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决定废黜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在一次朝堂之上,董卓公然提出此事,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尚书卢植挺身而出,说道:“昔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

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

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

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大怒,欲杀卢植,经众人求情,卢植才免遭一死,弃官而去。

袁绍也坚决反对董卓的废立之举,他横刀长揖道:“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说罢,引佩刀,横揖而出。

董卓本欲追杀袁绍,但考虑到袁绍家族“西世三公,门多故吏”,势力庞大,只好作罢。

最终,董卓还是强行废黜了少帝刘辩,将其降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何太后也被董卓鸩杀。

董卓自封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权势达到了顶峰。

董卓专权后,倒行逆施,残暴不仁。

他纵容士兵在洛阳城中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百姓们苦不堪言,纷纷逃离洛阳。

他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将洛阳城中的财物据为己有。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董卓在离洛阳二百五十里的郿县修筑了一座城堡,名为郿坞,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等,内藏金银财宝无数,粮食可供三十年食用。

董卓常说:“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三、曹操献刀面对董卓的专权,朝中许多大臣敢怒而不敢言。

司徒王允心怀忠义,为了除掉董卓,他在家中设宴,邀请朝中大臣前来商议对策。

席间,王允掩面大哭,众人也都相对而泣。

曹操却抚掌大笑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王允大怒,指责曹操不思报国,反在一旁嬉笑。

曹操说道:“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大喜,问曹操有何计策。

曹操说:“近日我屈身以事董卓,实欲乘间图之耳。

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

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王允欣然应允,亲自将宝刀递给曹操。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

董卓正在小阁中休息,吕布侍立在旁。

曹操心想,吕布武艺高强,若在此动手,难以成功,便耐心等待时机。

董卓身体肥胖,不耐久坐,不一会儿就侧卧在榻上。

吕布也出去牵马了。

曹操见时机己到,急忙抽出宝刀,正要行刺,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孟德何为?”

此时,吕布己牵马至阁外。

曹操心中慌乱,灵机一动,急忙持刀跪地,说道:“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过宝刀,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然是一口宝刀,便递给吕布收了起来。

曹操又假意要试董卓所赐之马,牵马出相府后,策马狂奔而去。

董卓醒悟过来,知道曹操是来行刺的,立刻下令通缉曹操。

曹操逃出洛阳后,路过中牟县,被守关军士抓获。

中牟县令陈宫认出了曹操,他敬佩曹操的忠义,毅然弃官,跟随曹操一同逃亡。

西、诸侯联军曹操与陈宫逃至成皋,投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热情款待,亲自出门沽酒。

曹操听到屋后有磨刀之声,又听闻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

曹操以为吕家人要谋害自己,便与陈宫拔剑闯入,不问男女,一连杀死八口。

搜到厨房,却见缚一猪欲杀。

曹操方知误杀好人,两人急忙出庄上马而行。

刚走不远,正遇吕伯奢沽酒回来,曹操怕吕伯奢报官,竟挥剑将吕伯奢也杀死了。

陈宫大惊道:“适才误耳,今何为也?”

曹操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见曹操如此狠毒,心中十分不满,趁曹操熟睡之际,离开了他。

曹操独自回到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义兵。

他发出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檄文传至各州郡,各地豪杰纷纷响应。

袁绍在渤海郡起兵,袁术在南阳起兵,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诸侯,各率兵马,前来会盟。

各路诸侯在酸枣会盟,共推袁绍为盟主。

袁绍身长八尺,仪表堂堂,因家族显赫,素有威望。

盟会上,袁绍歃血为盟,说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

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众人皆呼:“谨受教!”

于是,诸侯联军正式组建,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一场与董卓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五、虎牢关之战董卓得知诸侯联军来攻,派华雄为先锋,率领五万大军前往汜水关迎敌。

华雄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率军抵达汜水关后,接连斩杀了诸侯联军中的鲍忠、祖茂等将领,又击败了俞涉、潘凤,一时间,联军上下人心惶惶。

此时,关羽挺身而出,愿去战华雄。

袁绍见关羽只是刘备手下一名马弓手,十分轻视,说道:“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曹操却认为关羽仪表不俗,必有勇略,为关羽热酒一杯,壮其行色。

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说罢,提刀出帐,飞身上马。

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众人正惊疑间,关羽己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而那杯酒尚温。

这便是“温酒斩华雄”的佳话。

华雄被杀,董卓大怒,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虎牢关。

他命吕布为先锋,在关前扎下营寨。

吕布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诸侯联军与吕布军在虎牢关前对峙。

吕布单枪匹马,冲入联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他左冲右突,连杀数将,联军将士皆胆寒。

张飞见此,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而出,首取吕布。

两人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渐渐难以支撑,拍马舞刀,前来夹攻。

三匹马丁字儿厮杀,又战到三十合,仍未分出高下。

刘备见状,掣双股剑,骤黄鬃马,也来助战。

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

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

诸侯联军趁势追杀,董卓军大败而回。

虎牢关之战,虽未彻底击败董卓,但诸侯联军的声威大振。

然而,联军内部也开始出现了矛盾和分歧,各怀心思,为日后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而这场乱世中的纷争,也愈发激烈地持续下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冀ICP备20230109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