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初一,就那么快乐的长大了。
出落得亦越发漂亮了,就像画里的小人儿一样。
初一七个月的时候便学会说话了,两岁可以跟着阿爹读三字经,百家姓。
三岁就会倒背如流,经常可以看见初一坐在阿爹的肩头,摇头晃脑的默着“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每当这时,魏齐轩便会一脸满足状,好像吾家有女万事足矣。
左邻右舍见了,谁不说一句,“初一呀,你又在读书啊,真是个好丫,不像我家。。。”
魏初一,这时便会甜甜喊一句“刘大娘好”这一年的夏天,珍娘给初一生下一个妹妹,取名“晓婉”魏晓婉。
初一自从有了妹妹后,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妹妹,亲一下,晚上也要看了妹妹,亲亲完,才上床睡觉。
每当这时,珍娘,便会一脸无奈状。
她的初一啊,这么小,就这么宠妹妹,不知将来长大后,会把妹妹宠成什么样。
纤瘦的珍娘,满脸幸福的看着两个女儿。
这时的初一,会看看娘亲,再看看妹妹,然后再看看娘亲,说到“娘亲,等妹妹长大了,只要妹妹想要的,但凡我有,我都给妹妹,因为晓婉是初一的妹妹啊,初一唯一的妹妹啊…”珍娘看着初一和尚在襁褓中晓婉,笑的很欣慰。
她的初一,长大了,懂事了,虽然只有三岁,可是比同龄的孩子懂的多很多,不知这是初一的幸还是不幸,珍娘脑海里,不仅浮现出当年白须老僧说的话“此女乃煞星转世,煞星转世。。。”
珍娘想到这里,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用力甩了一下脑袋,把回忆甩开。
时光荏苒,转眼西年过去了,这一年初一己经七岁了,而当初襁褓中的那个小娃娃魏晓婉也己西岁了。
村头村尾,经常会看到一个明丽水灵的女孩,牵着一个小女娃,带着她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时候,是去村头地里摘野菜,有时候,是去村尾树上打下来一篮槐花。
初一会一手提着竹篮,一手紧紧的牵着妹妹。
大家看到后,都会说一句“初一啊,你又带着妹妹帮你娘亲做事么,真是乖孩子。”
初一这时会腼腆一笑,然后文静的向左邻右舍的大娘,大叔打声招呼。
接着才牵着妹妹不紧不慢的向家里走去。
这两年,村里连连受灾,不是旱灾,就是涝灾,家里所有的生计都压在阿爹一个人身上。
初一的家里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可以接济她们。
剩下的就只有左邻右舍。
左邻右里虽然都淳朴善良,但都是土生土长的山野庄稼人,每家都自身难保了,怎谈帮初一她们家呢。
阿爹本就是文弱书生,身体比一般人羸弱一些,这几年为了家里,日夜操劳,早己不堪重负,病倒了。
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娘亲,为了给阿爹看病,没日没夜的做一些手头活,绣些帕子,鞋垫什么的,可是卖的那几个钱,都不够阿爹吃药看病。
上个月,娘亲也累的病倒了,“这个家里,阿爹,娘亲都病倒了,现在能撑起这个家得只有我了,我一定要坚强。”
初一,这么想着,又紧紧的拽了拽妹妹的小手,加快步子向家里走去。
远远的还没有到家里,就听到阿爹的咳嗽声传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