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览会人声鼎沸。
我正挤在人群里记录某款无聊的智能冰箱,突然闻到一缕栀子花香。
"《前沿科技》的周记者?
"轻柔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转头时,我差点撞上一张过分精致的脸。
她二十五六岁模样,白大褂里穿着墨绿真丝衬衫,左胸别着"林雨晴 博士"的入场证。
最抓人的是那双眼睛——像含着一汪墨水,看久了会头晕。
"您认识我?
"我悄悄后退半步。
她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上周我发表的专栏:"《生物打印的伦理困境》写得很透彻。
"指甲盖上跳动着珍珠光泽,"正好我们展位在研究相关技术,有兴趣来看看吗?
"按理说我该警惕这种搭讪,但她食指上那个独特的银戒指让我改变了主意——和三个月前失踪的张毅戴的一模一样。
她的展位藏在场馆最角落,黑色帘幕上只印着"新维度生物"几个小字。
桌上陈列着几片类似硅胶的材质样本,但当我触碰时,那触感立刻让我缩回手——太像真人皮肤了,甚至带着体温。
"活体培养的仿生表皮。
"她递来一杯咖啡,袖口滑落时露出手腕内侧的痣,"能完美模拟人体特征。
""包括指纹和血管?
""当然。
"她突然抓住我的手按在样本上,十指相扣的姿势过于亲密,"感受到脉搏跳动了吗?
"确实有规律的搏动从接触点传来。
我想抽手,却发现那片"皮肤"正渗出某种黏液,将我们的手掌黏在一起。
"别紧张。
"她笑着按下桌底某个开关,黏液立刻固化脱落,"这只是纳米级生物胶,用于医疗伤口闭合。
"帘幕忽然无风自动。
我这才发现所谓的"展位"其实是个移动手术舱,墙上的监控屏显示着会场各个角落,包括我十分钟前停留的展区。
"你们到底...""想看看真正有趣的东西吗?
"她突然解开白大褂,露出背后的隐形拉链。
金属拉头闪着冷光,像一条趴在脊柱上的蜈蚣。
我的喉咙发紧。
这太像都市传说里的"画皮"故事了,但职业本能压过了恐惧。
当她把拉链头塞进我手里时,我鬼使神差地拉了下去。
"嘶——"某种介于漏气和撕布之间的声音响起。
她的背部裂开一道缝隙,没有血,只有珍珠母贝般的反光。
裂缝中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