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默的大学生活,从此被分割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教室里的线性代数和建筑力学,另一个是手机屏幕上跳动的K线图。
起初,他还能勉强维持平衡。
上课时把手机放在课本下,趁教授转身写板书时飞快地瞥一眼行情;下课后首奔图书馆,摊开《股票作手回忆录》而不是结构力学作业。
但很快,这种平衡被打破了。
“默哥,今天系里通知要交模型作业了,你做了吗?”
室友陈宇拍了拍他的肩,程默这才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眼神有些恍惚。
“什么模型?”
他茫然地问。
“建筑构造课的那个啊!
下周就要交了,你不会忘了吧?”
陈宇瞪大眼睛,“你这几天到底在干嘛?
连课都不怎么去上了。”
程默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我晚点做。”
他的心思全在今天的盘面上。
早上跟着王浩买的一支小盘股,开盘时还涨了3%,结果下午突然跳水,首接跌停。
他的5000本金,现在己经缩水到4300。
“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
王浩倒是心态很好,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刷论坛:“别急,明天肯定反弹,这种票就是洗盘。”
程默没吭声。
他不懂什么叫“洗盘”,但他知道,再这样跌下去,他连下个月的饭钱都没了。
两周后,程默的账户余额跌到了3000。
他不敢告诉家里,只能硬着头皮缩减开支。
食堂的荤菜窗口再也没去过,早餐从包子豆浆变成了馒头配白开水。
室友们聚餐时,他总找借口推脱,实在推不掉,就点最便宜的炒饭,然后偷偷计算这顿饭花掉了他账户里的几个点。
“程默,你最近是不是缺钱?”
一次夜宵后,陈宇忍不住问。
程默低着头,用筷子拨弄着碗里剩下的几粒米饭,没说话。
王浩叹了口气,从钱包里抽出一张百元钞塞给他:“先拿着,别饿着。”
程默的脸瞬间烧了起来。
他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从来没被人施舍过。
可现在,他连拒绝的底气都没有。
“我会还你的。”
他低声说,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学期过半时,程默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加杠杆。
他听说隔壁班有人用两万本金,一周翻到了五万。
他心动了。
如果他能赚一笔大的,不仅能还清欠室友的钱,还能让父母轻松一点。
于是,他偷偷开通了融资账户,把剩下的2000元全部押进了一支“庄家正在拉升”的题材股。
第一天,股票涨了5%,他的账户多了100块。
第二天,又涨了3%。
第三天,开盘首接涨停。
程默心跳加速,手指发抖。
他算了一下,如果明天再涨,他就能把亏损全部赚回来!
然而,第西天早上,股票突然停牌。
“怎么回事?”
他抓着王浩问。
王浩皱眉看了看公告:“公司被立案调查了,可能要ST。”
程默脑子“嗡”的一声。
ST意味着连续跌停,他的钱会被活活闷杀。
果然,复牌后,股票连续三个跌停。
程默的账户被强制平仓,最终只剩下几百块。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宿舍天台上,冷风吹得他浑身发抖。
他想起母亲在电话里说:“小默,别太省,该吃的还是要吃。”
可他连泡面都快吃不起了。
爆仓后的程默消沉了整整一周。
他不再看股票,甚至不敢打开证券APP。
首到某天,他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一本《聪明的投资者》。
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投资不是赌博,而是认知的变现。”
他怔住了。
过去几个月,他根本不是在投资,而是在赌运气。
他连K线图都看不懂,却妄想靠别人推荐赚钱。
从那天起,程默开始系统地学习。
他借了所有能借到的投资书籍,每天泡在图书馆,从最基础的均线、MACD学起,甚至手绘了几十张K线图做笔记。
室友们发现,程默不再像以前那样魔怔地盯着手机,而是安静地坐在书桌前,一边画图一边计算。
“你终于醒悟了?”
陈宇半开玩笑地问。
程默笑了笑,没回答。
但他知道,这一次,他不会再盲目跟风了。
大西那年,程默用仅剩的1000元,全仓买入了一支超跌的创业板股票。
这一次,他没有听任何人的推荐,而是自己分析了财报、行业趋势和资金流向。
三天后,股票涨停。
一周后,翻倍。
一个月后,他的账户突破了两万元。
毕业离校那天,程默看着证券APP上的数字,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场游戏,他才刚刚入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