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鹿暝本纪》载,山林湖沼多大蛇,大蛇五百年成虺,虺五百年化蛟。
又千年,于春分登天,入开明化龙池,得神籍。
又五百年,为角龙,再千年,背生双翼,是为应龙。
凡龙者,统御一方湖泽,行腾云布雨之职,福泽一方。
(一)白龙镇旁有一白龙江,波澜壮阔,途经无数州县,滚滚奔流入东海。
此江常年溃堤,有高人云游至此,言此江汹涌,乃是一条蛟道。
大蛇修炼千年化蛟,蛟化龙时需过天地人三劫,其中地劫便谓之走蛟。
蛟修炼有成,待到人间山洪倾至,便顺流而下入海化龙一飞冲天,走蛟时行经的路线,便叫蛟道。
蛟龙身周自带三尺浪,一路行过来,卷起洪水滔天,如何不水淹堤溃?
白龙镇方圆八百里,越往北走便越靠近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
秦家村是白龙镇下辖最北边的一个小村子, 村里现今年纪最大的秦太爷爷,坐在村口那株树冠硕大的老桑树底下,跟一群皮猴子讲他十来岁上下,在白龙江里打渔时遇见走蛟讨封的奇事。
狂风乍起,江中巨浪翻腾而上,天色无端昏暗,一条江叫浪掀得汪洋大海一般,一叶小舟无助起伏着,水中悄无声息探出一双铜锣般的圆瞳,百来丈山岳一般游曳的蛇形身躯,身躯上簸箕大的鳞片……夏日炎炎,太爷爷讲得绘声绘色,听者犹如亲历,脊背生凉。
一个孩子胆子大,联想到小暑刚过那阵泼天的大暴雨,就问太爷爷那是不是蛟龙在渡劫。
不待太爷爷回答,孩子的哥哥秦时抢道:“太爷爷骗人的,哪有蛟龙,我年年听太爷爷说,年年去白龙江,年年也没见过!”
太爷爷瘪着没几颗牙的嘴,摇着大蒲扇,也跟个孩子较劲:“要是人人都能见到,哼……瞅见前几天那雷没,紫中带金,那叫天雷,妖怪渡劫使的,晓得不,我看呐,不是蛟龙化形也是个大妖……”头发枯黄,扎着两根小辫的小丫头佝偻背着一大背篓柴火悄没生息从村口经过,听见太爷爷讲今年十有八九这堤又要溃。
秦时他娘眼尖瞅见灰头土脸的小丫头,喊住她:“落丫头,来,来婶子这儿。”
秦家婶子拉过她,塞给她两个大大的烤土豆。
桑落道了谢,将两个土豆藏好,往家走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