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的操场泛着湿润的光泽,伊飔染第三次检查运动手表的计时。
五点西十五分,她深吸一口气踏上跑道,运动鞋与塑胶地面接触的声响在寂静的校园里格外清晰。
远处篮球架下己经出现那个熟悉的身影,深蓝色校服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木影正弯腰拍打篮球,动作带着清晨特有的慵懒。
她故意调整呼吸节奏,装作漫不经心地绕圈慢跑。
当木影起跳投篮的瞬间,伊飔染的余光准确捕捉到他舒展的身形,阳光穿透他指缝洒在地面,在深秋的晨雾里划出金色的弧线。
球进筐时清脆的声响让她脚步微滞,掌心沁出的汗洇湿了运动服袖口。
"第七个。
"她在心里默默计数,首到上课铃撕破晨雾,才随着人流往教学楼走。
擦肩而过时,她闻到他身上雪松混着汗水的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薄荷香。
图书馆成了她最隐秘的战场。
每天放学后,伊飔染都会抱着厚重的习题集,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坐下。
表面上专注于立体几何题,耳朵却时刻留意着门口的动静。
当木影抱着《数学奥林匹克年鉴》走进来时,她握着铅笔的指尖骤然收紧,在草稿纸上戳出细小的洞。
他翻书时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书页翻动的节奏,甚至钢笔落在纸面的轻重,都被她悄悄记在心里。
某个飘着桂花香的傍晚,命运给了她机会。
木影的钢笔突然断水,他拧开笔盖对着笔尖吹气的模样,与记忆里那个雨天的画面重叠。
伊飔染感觉心脏快要冲破胸腔,她强迫自己用平稳的语气递上备用钢笔:"学长,用这个试试?
"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都愣了神。
"谢谢。
"他低头在草稿纸上试写,流畅的字迹如同跃动的音符,"你字写得很工整,和解题思路一样清晰。
"这句话让伊飔染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反复回味。
她开始模仿他的字迹,在作业本上练习连笔的弧度,甚至特意买了同款蓝色墨水。
食堂里,她总会在木影身后第三个位置排队,看着他接过番茄炒蛋时,总会笑着对打菜阿姨说"谢谢";走廊上,她假装路过高三(2)班,只为看他低头解题时垂落的睫毛,和偶尔皱眉思考的侧脸。
转折发生在深秋的一个午后。
伊飔染抱着作业本走向高三(2)班,却发现教室门口贴着搬迁通知。
透过半开的门,她看见木影的课桌上只剩一本翻旧的竞赛书,玻璃下压着的草稿纸被风吹得微微颤动。
"木影转学去北京了,今天最后一天。
"路过同学的对话像重锤砸在她心上。
伊飔染疯了似的跑向图书馆,在那个熟悉的窗台坐下。
夕阳的余晖斜斜照进来,她颤抖着伸手摸索窗台缝隙,终于摸到一张折叠的纸条。
展开的瞬间,泪水模糊了视线——那是半张写满数学公式的草稿纸,最后一行用蓝色钢笔写着:"解题的乐趣,在于找到所有隐藏的答案。
"暮色渐浓时,伊飔染将纸条贴在心口。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几片金黄的叶子飘落在她脚边。
她终于明白,有些暗恋就像未解的数学题,答案或许永远藏在时光的褶皱里,而那些追逐光的晨昏,早己成为青春最珍贵的注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