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秋风瑟瑟,天色渐暗。
屋内的客厅却亮如白昼,一片安静,安静得连苏晚手中搅拌汤勺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婆婆李桂花坐在沙发上,手中捧着手机,皱着眉头,指尖不停地在屏幕上划拉。
电视开着,但声音被调得很小,气氛微妙得让人透不过气。
“你看看,人家隔壁王太太的女儿,孩子三岁了,就重返职场,当上了部门经理。
哪像你,一天到晚窝在家里,带个孩子有什么了不起?”
李桂花终于开口了,语气中满是嫌弃。
苏晚低头盛汤的手微微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嗯。”
婆婆不满意她的态度,声音抬高了几分:“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女人啊,就应该趁年轻多打拼,不然一旦被男人看轻了,就晚了!”
她话锋一转,看向正在滑手机的儿子陆行:“行行,你也劝劝她,别一天天的除了带孩子就是逛菜市场,这样下去谁受得了?”
沙发上的陆行抬起头,目光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他瞥了苏晚一眼,淡淡地说:“妈说得对。
晚晚,你也该想想自己的未来了。
整天围着孩子转,不是长久之计。”
苏晚抬起头,看着这对母子的神情,胸口仿佛被什么堵住了。
讽刺的是,当初怀孕时,是陆行亲口哄着她辞职,说“家里需要你”“孩子最重要”。
现在,孩子三岁了,她成了被嫌弃的“黄脸婆”。
“我有想过。”
苏晚淡淡地说,端着汤走向餐桌,“只不过……你们似乎不觉得我值得被尊重。”
陆行皱起眉头,正想反驳,门口突然传来一阵童声。
“妈妈!
我画的房子好不好看?”
小宝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歪歪扭扭的画,眉眼里写满了期待。
苏晚蹲下来,接过画纸,耐心地看着每一笔,然后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太棒了,小宝最厉害了!”
小宝咯咯笑着,一头扎进她怀里。
这一刻,苏晚心里的郁闷似乎被冲淡了一些。
至少,孩子需要她,她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
然而,李桂花却在一旁冷嘲热讽:“哼,孩子会画几笔就夸得跟天一样,也难怪你这几年一点长进都没有。”
苏晚咬了咬牙,终究没和婆婆争执,只是摸了摸小宝的脑袋:“走吧,吃饭了。”
晚餐时间异常沉闷。
婆婆时不时敲打几句,陆行则埋头看手机,连夹菜都显得敷衍。
苏晚低头吃着饭,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她不是没想过重新工作,可职场早己不是她熟悉的战场,三年全职生活让她与社会脱节,简历投出去大多石沉大海。
即便有面试机会,也总是被婉拒——“空窗期太长”“孩子小,顾不上工作”……理由千篇一律,像无形的刀,一刀刀割着她的自尊。
吃完饭后,陆行头也不回地出门打球去了。
李桂花抱着手机继续刷短视频,偶尔笑出声,却懒得再看苏晚一眼。
小宝在客厅铺开画纸,认真画着房子和太阳。
苏晚收拾完厨房,走过来陪着儿子,看着那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心里酸涩又温暖。
忽然,小宝抬头奶声奶气地问:“妈妈,长大了你也要像电视上的阿姨一样,做很厉害很厉害的人吗?”
苏晚一怔。
小宝眼中,电视里那些意气风发的女性,是“厉害”的代名词。
而她呢?
在丈夫和婆婆眼中,己经是被放弃的旧家具。
苏晚摸了摸小宝的头,笑了笑,低声说:“妈妈会变厉害的,等着看,好不好?”
小宝重重地点头。
这一夜,苏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翻开手机,刷到了一个短视频——一个普通宝妈拍摄自己和孩子一起做手工、讲故事的小片段,点赞量破百万。
评论区一片热烈:“真实又温暖!”
“终于有正常妈妈的样子了!”
底下还有人留言:“快出教程啊!”
“求推荐孩子用品!”
苏晚看着那视频,脑海里忽然灵光一闪。
她不是没有价值。
她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有职场策划的敏锐度,有坚持三年的耐心。
如果换一种方式呢?
把这些经验,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说不定,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指尖微微颤抖着,苏晚注册了一个短视频账号,名字很简单——晚晚育儿日记。
在深夜寂静中,她拿起手机,对着镜头录下了第一条视频。
画面里,她穿着居家服,抱着小宝,一起做一个简单的亲子手工。
镜头有些抖,光线也不完美,但苏晚的笑容温柔坚定。
就像此刻的她,带着一点点忐忑,却也带着从未有过的期待。
发布按钮被点下,视频上传。
苏晚深吸了一口气,轻声对自己说:“晚晚,欢迎回来。”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