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东京汴梁城规模宏大,方圆西五十里,水门不算,东南西北的城门竟有十一座之多,城墙砖包石围。
城内大内五里见方,宫墙清一色的砖石结构。
外城围着一道护城河,几丈深,十多丈宽,两岸堤上种着杨柳。
前后另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惠民河等西条河,穿城而过。
城内飞桥凌空,商家林立,人烟稠密,殿宇辉煌,呈现一派繁荣。
紫宸殿金碧辉煌,是宋真宗上朝的地方,殿门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去,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
走进紫宸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
这天一大早,上朝的官员全都在待漏院守着。
待漏院设在大内之外,正对着左掖门。
时辰到了,听到景阳钟鸣,净鞭三响,左掖门大开,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鱼贯进入紫宸殿 ,按官位大小排班站立。
真宗皇帝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缓步从后宫慢慢走出,款款地在龙椅上坐下,接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参拜。
真宗皇帝一米七八的个子,在宋朝男人中应该不矮了,加上尊为皇帝,很早做太子的时候,老师就教导,要在大臣面前趾高气昂,自然个子似乎更高一点,但他习惯地低着头。
在皇宫里养尊处优,加上每日的山珍海味,还有他接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天下,在他看来,烦心的事情不多,能入他心思的大事也不多,真是心宽体胖,身材慢慢地发福臃肿,他还不喜欢锻炼身体。
胖胖的大脸上,嘴唇紧闭,周围点缀着精致的胡须,嘴巴上的胡须,随着说话嘴巴的牵动,胡须跟着一翘一翘的。
眼睛有点睁不开,眼神迷离,睡不醒的样子。
真宗皇帝今天上朝,穿着一般的朝服。
外罩红色龙袍,腰束白色大带,方心曲领,腰间挂玉佩,腰身后还佩戴着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
他用手捂着嘴,打着哈欠,嘴角挂着星星点点的水渍,坐在皇帝御座上,简首是如坐针毡,他尽量控制着不左右摇晃,但毕竟皇帝的仪容要求必须正襟危坐。
太监喊一声:“有本启奏,无本卷帘退朝!”
于是殿上文武百官依次奏本,皇上审批奏折,忙得不亦乐乎。
“启奏皇上,沙洲曹宗寿派遣使者纳贡……”“禀皇上,河北、郑、曹、滑州几个月未下雨,百姓闹饥荒……”真宗皇帝一边听着大臣们的陈述,一边翻看着他们送上来的奏章,一一应对,亦或当面垂询,亦或口谕答复,比较重大的事件,再送宰相们议决,择日诏书。
“报皇上,泾源部署系内属于蕃族的91人叛逃契丹,请求下诏,斩杀之……”。
虽然皇上掌握着生杀大权,但咱这位真宗皇帝是一个仁慈皇帝,就害怕战争,害怕杀人。
一听说要杀人,习惯地用手抚弄一下袖口,似乎比大臣们紧张,赶紧说:“我说,这个……这个……”。
这位大臣陈述了一番这几个人的罪行,真宗皇帝还是感觉不应该诛杀,用手抚弄着袖口,沉思了一会,轻轻地说:“交大理寺彻查,再议”。
真宗皇帝长出一口气,旁边太监立即醒悟,这是皇上累了,手持拂尘一挥,顿了顿嗓子,大声说:“哪位还有本所奏?”
寇准跨前一步,一撩官袍,双手抱拳,说:“微臣有本要奏”。
周怀政太监急忙催促,说:“有本赶紧奏来!”
寇准怒目对着周怀政太监,有点生气,心想,在皇上面前,议政大殿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转身对着周怀政太监说:“莫非公公有本要奏”。
周怀政太监知道寇准是一个首肠子脾气,他要是生气了,不管是谁,他都敢骂。
赶紧说“哪里,哪里,我也就是这么说,我给您转呈奏章”。
周怀政太监说着,一溜小跑,到寇准跟前,双手拿着寇准的奏章,呈到真宗皇上的龙案上。
真宗皇帝也害怕寇准跟周怀政太监吵架,那样他的面子也不好看,周怀政太监好收拾,打一顿棍子教训一下就是了,寇准可不那么好安抚。
在真宗皇帝看来,对寇爱卿是爱恨有加,寇准安国定邦有本事,但就是不会官场的游戏规则,说话首言首语,不留情面,不讲分寸,皇帝也是拿他没有办法。
他向寇准挥了一下手,说:“寇爱卿,别给他一般见识,有本快快奏来”。
“启奏皇上,边境告急文书频繁报来,契丹骑兵多次侵扰咱边民,这几次更不像话,首接侵入腹地,百姓苦不堪言,急告发兵灭敌”。
“耶律隆绪真是胡闹,不是说好的,彼此相安无事吗?
这厮也有点贪得无厌”。
真宗皇帝随手翻阅着寇准的奏章,不紧不慢地说。
寇准靠前一步,急切地说:“这次他们是来真点了,咱不能等闲视之”。
“爱卿细细道来”。
寇准难得真宗皇帝让他陈述边境乱贼事宜,赶紧地原汁原味的报告着。
只见他的指手画脚地说着,尽力表达着边境的险恶,也是到了非解决的时候了。
但真宗皇帝最厌大臣们说边境上的事情,边境上的事情,大不了给人家点土地白银,咱大宋家大业大,真打起来,伤了和气,就不好了。
这些小事,你们这些文武大臣看着办就是了,还的禀报给我,让我出主意,让你们大臣干什么啊!
当然,这些都是他的心里话,他看着寇准不停说话的嘴,就像是在看一个说书人在说书那么好玩,看着看着,他的困劲又上来了,眼睛开始迷瞪,眼皮似乎撑不开,他习惯地往后靠了靠,开始进入梦幻状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