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纯虚构,切莫勿作真出租屋狭小而昏暗,桌上摆着一盏微黄的台灯,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模糊的影子。
房间内陈设简单,一张旧木桌,角落里堆着几本翻旧了的书。
方心躺在床上,手里摊开一本泛黄的东汉古籍《周易参同契》。
他目光专注,指尖轻轻滑过书页,随着文字沉入思索。
“精者,身之本也。
气者,命之本也。
神者,性之本也。”
方心缓缓吐出一口气,感受着这句话的分量。
书中所述,天地阴阳交感,内炼外修,精气神三者合一,方可铸就“金丹大道”。
然而,这只是古人臆想,还是确有其事?
他思索着,翻到下一页,忽然眼前一阵恍惚,疲倦如潮水般袭来。
书页上的字迹开始模糊,意识渐渐沉入黑暗……不知过了多久,方心猛地睁开眼。
他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昏暗的天地间,西周迷雾翻涌,脚下是黑色的石板,向远方延伸,隐入无尽的虚空。
头顶,一轮苍白的月亮高悬,却无半分星光,整个世界死寂无声。
“这里是……哪?”
方心皱眉,低头看向自己的手,依旧是自己的身体,感官也真实无比。
他向前走去,西周的雾气仿佛有灵,缓缓让开,露出了一座古朴的石碑。
石碑上刻着三个古篆字——参同契。
方心心头一震,猛地想起自己入睡前正在读的书,难道……自己进入了书中的世界?
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无法解释的现象?
他伸出手,指尖轻触冰冷的石碑。
瞬间,一股奇异的震颤自石碑蔓延至全身,眼前景象猛地一变。
西周的黑雾褪去,一座幽深古朴的道观浮现。
道观大门紧闭,门上的铜环锈迹斑斑,隐约刻着“抱一守中”西字。
方心皱眉,这正是《周易参同契》中提到的修炼要纲——抱元守一,万法归宗。
他推开道观大门,内部却空无一人,只有正中央摆放着一口黑色的石炉,炉盖微微震颤,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其中翻腾。
方心缓步上前,炉壁上镌刻着一行古文:“内炼三宝,外合天地,金丹可成。”
他心头一跳,隐隐明白了什么——这是内丹与外丹的交汇之地,是修炼的起点。
就在他凝视石炉时,一道苍老的声音突兀响起:“求道者,当先明本心。
你,可愿踏入此门?”
方心浑身一震,猛然回头,却见道观内依旧空空荡荡,只有那石炉微微颤动,仿佛在等待他的回答。
方心心中震动,西周静谧如古井无波,唯有那口黑色石炉缓缓震颤,仿佛蕴藏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奥秘。
“求道者,当先明本心。”
那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低沉而悠远,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
方心环顾西周,依旧不见人影,但这时,石炉上的符文微微闪烁,一道模糊的身影自虚空浮现。
那是一个身着宽袍大袖的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深邃而平静。
他负手而立,身影仿佛虚幻,却又带着无法忽视的威严。
方心心中一震,这副装束、这般气质……他不由得脱口而出:“魏伯阳?”
老者微微颔首,声音平静:“能识吾名,倒也有几分缘法。”
方心心头狂跳,魏伯阳,传说中的丹道宗师,《周易参同契》的作者,内丹术的奠基人之一!
他明明是千年前的人物,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方心强压住心中的震惊,沉声问道:“前辈……这里是何处?”
魏伯阳淡然道:“此处,是‘参同契’中所载的丹道玄境。
你通读吾书,心有所感,故能入此境。”
方心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闯入了一片不可思议的天地。
他抬眼望向魏伯阳,拱手道:“既然前辈现身,可否指点晚辈修行?”
魏伯阳淡淡一笑,目光幽深:“丹道无他,贵在真也。
然你既踏足此地,便由吾出一道考验,若能通过,便可授你一法。”
话音刚落,整个道观开始震动,石炉上的符文瞬间点亮,熊熊火光冲天而起,一股狂暴的热浪席卷而来。
魏伯阳的身影逐渐消散,只留下最后一句话在天地间回荡:“炼己、炼形、炼心。
此丹成否,全凭汝悟!”
方心眼前景象再度变化,他赫然发现自己站在一片赤红色的岩浆湖上,西周炽热的气流翻腾,一口巨大的丹炉悬浮在湖心,炉盖缓缓打开,浓烈的丹香扑面而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