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陈明我叫陈明,一个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记者,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真相的执着和对新闻事业的热忱。
学生时代的我,就对周遭世界充满好奇,总喜欢探寻那些被忽视的细节。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图书馆的角落发现了一本讲述新闻调查的书籍,书中记者们为了挖掘事实真相,不顾艰难险阻深入一线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仍记得学生时代的一场环保讲座,主讲人展示的照片里,被污染的河流、失去栖息地的动物,狠狠击中了我的心,从那时起,一颗关注自然的种子就在心底种下。
成为一名记者为自然与环保报道的梦想悄然生根。
大学时,我如愿学了新闻专业,进了学校记者社团。
大二那年春天,学校附近的河流污染严重,河水黑臭,鱼虾绝迹。
我和社团伙伴们决心调查,为河流发声。
我们沿着河岸,一家家走访居民,听他们倒苦水,看着他们无奈又愤怒的眼神,我把这些都记在本子上,告诉他们一定会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情况。
接着,我们戴着口罩,忍着刺鼻气味采集水样,把样本小心翼翼地送到专业机构检测。
为了弄清楚污染根源,我们跑了好几个政府部门,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专家。
在大家的努力下,报道终于发表,配上触目惊心的照片和详实的数据,像一颗炸弹,在社会上掀起波澜。
市民们纷纷抗议,政府重视起来,污染企业被查处,河流治理工程启动。
看着河流慢慢恢复生机,我真切感受到记者这一身份的力量。
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报社,一开始,我被安排跑社会新闻,心里别提多失落了。
直到有一次,我去报道社区垃圾分类活动,本以为是个小任务,可和居民们聊起来,才发现大家为了做好分类,又是培训,又是互相监督,背后付出好多努力。
我仔细了解每个人的故事,写出一篇有温度的报道,居民们看到后特别开心,还邀请我参加他们的环保活动。
从那以后,我明白再小的新闻,只要用心挖掘,都能展现生活的闪光点。
在报社的日子里,我慢慢成长为资深记者,也碰上不少硬骨头。
印象最深的是追踪非法砍伐森林事件。
为了拿到证据,我跟着护林员深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