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元文宗天历二年地点:济南云庄张养浩的府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引儿,快去看看。”
“爹,我这就去。”
张引打开了门,来者立马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从大都来的吏部主事,奉了上谕要见张公的。”
“原来又是皇帝来拜我爹当官的,不管当尚书还是进翰林,我爹皆不愿,您请回去禀告陛下吧。”
说着张引就要关上大门,那主事赶忙伸手拦着,说道:“陛下说了,这个任命张公一定会接受的,请让我进去吧。”
“引儿,先让他先进来吧。”
“是!
请进吧。”
主事快步走进了院子里,张养浩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张公,久仰大名,咱们也别走那些接旨的流程了,您老直接拆开上瑜看吧。”
张养浩从主事手里接过上谕拆开了看: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公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关中赈灾。
“张公,如今朝中奸臣当道,贪墨横行,这个陕西行台中丞只有您来做,这赈灾粮才能发到灾民手中。”
吏部主事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明白了,请您回去禀报陛下,臣张养浩即刻赴任。”
张养浩郑重的说道“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万民所期。”
“大元有张公,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啊!
我马上回大都复命。”
随后张养浩与吏部主事互相行礼拜别。
“引儿!”
“爹!
何事?”
“看看家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卖了,换成钱接济一下生活贫乏的乡亲,再买些粮食,我带着去关中。”
“是!”
张引开始招呼家仆去清点家里的财产,在清点过程中一件特殊的织物引起了张引的注意,这件织物对张养浩有特殊的意义,张引不敢擅自拿主意,便将其拿起给张养浩看。
“爹,您看!”
张引将一件用金线织成的精美织物拿给张养浩看。
“这是?”
张养浩随即将这件织物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哦……我想起来了,这是当年英宗皇帝为褒奖我直言敢谏,特赏赐与我的尚服金织币。”
“那爹,这件金织币就留下?”
“卖掉吧!
这金织币留着只我张养浩一人独享,把它卖掉不知能救多少黎明百姓,英宗皇帝在天之灵想必不会怪罪与我的。”
“是,爹!”
收拾好行囊,张养浩出发了,望着父亲远去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