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秦昇杨翎)

>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秦昇杨翎)

琅邪王著

本文标签:

热门网文作者“琅邪王”的新书《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推荐大家前来阅读。以下为内容精选:意外穿进隋唐后,他识相的选择加入李渊,为他引荐人才,开疆辟土。李渊曾许诺,只要他助李家夺下江山,就将女儿嫁给他。可到他要求兑现承诺时,李家却反悔了:“你一介凡夫俗子,配不上我女儿!”他果断决裂,恰巧激活系统,一路厮杀逃出长安,疯狂招兵买马壮大队伍。不久后,他领着大军攻破了长安大门,将李家人踩在了脚下。

来源:cd   主角: 秦昇杨翎   更新: 2025-02-19 21:25:50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是作者大大“琅邪王”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最佳新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秦昇杨翎。精彩片段:,杨广心中不由暗暗摇了摇头。果然是女大不中留,都还没正式完婚呢,心就偏得没边了。不过毕竟是自己从小宠到大的宝贝女儿,杨广并没有动怒,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耐住性子跟她解释道:“没错,朕是打算派秦昇去征讨瓦岗军,毕竟好男儿当征战沙场,为国效力,你也不希望自己的驸马一辈子碌碌无为吧。”“这些大道理女儿都懂,可你也不能让他带着四千兵马就去征讨几......

第25章


若是我们李家将来败了,一定是败在他的手中!”

随着唐军兵败浅水原的传到江都城,杨广在直呼痛快之余,心中也不由起了重整河山的心思,当即派出侍卫去宣秦昇进宫面圣。

自从大业七年,铁匠出身的邹平人王簿自称“知事郎”,在长白山一带聚众造反,大隋便处处兴起了造反的风潮,以此来反叛朝廷的统治。

本来杨广并没有将这些百姓的造反放在眼里,觉得这些乱匪不过是疥癣之疾,高句丽人才是大隋的心腹大患。

因此,在王簿起兵作乱之后,杨广还是在大业八年到十年连续三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

可最终的结果是大隋不仅未能彻底征服高句丽,反而因为连年征战导致国力严重损耗,大量士卒折损在了辽东战场上,更多百姓为了不去辽东送死,纷纷起兵造反。

眼看天下百姓造反成风,渐成燎原之势,杨广不得不下旨停止征伐高句丽,转而将大部分的精力和兵力都用在了镇压这些造反的乱匪身上。

杨广本来的想法是先彻底肃清国内的乱匪,休养生息上几年,待恢复了元气,再重新恢复对高句丽用兵。

可不知为何,天下的乱匪却是越剿越多,往往一个地方的匪患还未彻底肃清,其他地方又冒出了一股甚至几股新的乱匪,让朝廷的兵马为此疲于奔命,却是收效甚微。

而且有不少乱匪面对朝廷官兵的围剿,不仅没有因此消亡,反而不断坐大。

他们跨州连郡,攻城掠地,劫掠百姓,搅得天下鸡犬不宁。

面对天下蜂拥而起的乱匪,其他百姓不是不得不背井离乡躲避兵祸,就是被迫加入乱匪,跟着他们一起作乱。

更令杨广不安的是,随着天下造反的乱匪越来越多,一些隋朝的大臣也开始加入了造反的行列。

前有杨玄感趁朝廷二征高句丽时起兵反叛,进逼洛阳。

后有蒲山郡公李密投奔瓦岗寨,让瓦岗军自此脱胎换骨,于荥阳大海寺设伏击杀隋朝大将张须陀。

而张须陀的死对于杨广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毕竟张须陀一向被他视为平定天下匪患的最后希望,如今连他都死在这些乱匪手中,他还能再指望得了谁!

从那之后,他便彻底抛弃了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整日躲在江都宫中醉生梦死,得过且过,对宫外之事不闻不问,任由形势不断糜烂下去。

可如今秦昇的投效无疑是让杨广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在他看来,秦昇既然能以少胜多击败号称大隋精锐的骁果军,对付区区乱匪自然不在话下。

而他作为大隋的天子,既不希望将一个分崩离析的江山传给自己的皇孙,也不想让自己死后无颜去见杨家的列祖列宗。

因此,如今秦昇已经被他视为重整大隋河山的最后希望,对他的期待甚至更甚于当年的张须陀。

毕竟张须陀虽然勇烈善战,身先士卒,深得将士拥护,可他终究是勇而无谋,否则也不会中李密之计,最终落到一个兵败战死的下场。

相比之下,秦昇虽然年轻,可不仅勇武不下张须陀,为人更是颇有谋略,极善用兵,堪称就是上天赐给他和大隋的卫霍。

小说《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秦昇杨翎)》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