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上下掀起建设热潮。
故事发生在北方工业城市“钢城”,这里有蓬勃发展的工厂、积极投身建设的工人,也有新旧思想的碰撞。
叶希、邓中强、庞雨欣等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浪潮中交织在一起 。
主要人物- 叶希:55岁,性格外向、大大咧咧,风风火火。
年轻时在纺织厂工作,经验丰富,如今是厂里的工会骨干,热心助人,敢于为工人发声,坚信通过努力能创造美好生活。
- 邓中强:58岁,内向沉稳,寡言少语。
是钢铁厂的技术骨干,对机械和技术研究痴迷,因专注工作,生活方面一窍不通,内心善良重感情,在技术革新上有独特见解。
- 庞雨欣:52岁,性格内向腼腆,温柔细腻。
在小学当老师,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女儿,生活节俭,常因性格软弱受欺负,渴望被尊重和保护热闹登场1950年初春,料峭的寒风还未完全褪去,北方工业城市“钢城”却早己被建设的热潮点燃。
街道上,满载着钢材和布料的卡车来回穿梭,工厂的烟囱里升腾起阵阵白烟,广播里不间断地播放着激昂的劳动歌曲,整个城市都沉浸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之中。
钢城纺织厂的大礼堂外,红色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提高生产效率,支援国家建设”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距离动员大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55岁的叶希己经忙得脚不沾地。
她那一头烫得卷曲的短发随着动作微微晃动,身上那件洗得发白却浆得笔挺的蓝色工装,更衬得她精神抖擞。
“小王,横幅再往左边挪一点,歪了歪了!”
叶希扯着嗓子喊道,声音洪亮得能穿透整个礼堂。
她快步走过去,亲自调整横幅的位置,一边忙活一边不忘叮嘱:“咱们这动员会可是代表着纺织厂的精气神,可不能马虎!”
身旁年轻的工人小王被她的热情感染,笑着点头,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几分。
礼堂内,桌椅被整齐地摆放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墨味和刚清洁过的气息。
叶希又指挥着几个女工摆放茶杯,嘴里还念叨着:“多烧点热水,等会儿领导和工友们来了,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爽朗的笑容,时不时还开几句玩笑,惹得周围的人跟着哈哈大笑,原本紧张忙碌的准备工作,在她的带动下变得轻松愉快。
随着时间临近,工友们陆陆续续走进礼堂。
叶希站在门口,热情地和每个人打招呼,看到相熟的还会拍拍对方的肩膀,寒暄两句。
不一会儿,礼堂内便坐满了人,嘈杂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听说这次厂长定的产量目标可不低啊。”
“是啊,也不知道咱们能不能完成……”工人们的话语中带着担忧和不安,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时,厂长走上讲台,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礼堂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厂长身上。
厂长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
咱们纺织厂作为钢城的重要企业,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这次,上级给咱们下达了新的生产任务,产量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三成!”
话音刚落,礼堂内便响起一阵骚动。
工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忧虑。
三成的产量提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设备和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难度可想而知。
“这怎么可能啊?”
“就是,设备就这么多,人手也不够,拿什么提高产量?”
质疑声和抱怨声不绝于耳,厂长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他试图安抚大家:“同志们,困难是有,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然而,他的话被淹没在嘈杂的议论声中,效果甚微。
就在这时,叶希“嚯”地站起身来,她的动作太过迅速,椅子在地上摩擦出刺耳的声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集中在她身上。
叶希毫不怯场,大步走上讲台,从厂长手中接过话筒。
她的目光坚定地扫视了一圈台下的工友,然后开口说道:“姐妹们、兄弟们!
我知道大家觉得这个目标难,可咱们新中国成立容易吗?
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现在国家需要我们,咱们能说不行吗?”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感染力。
礼堂内渐渐安静下来,工人们都被她的话吸引,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
“我知道,这产量提高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
叶希顿了顿,接着说,“但咱们纺织厂的姐妹们,哪个不是能吃苦、能受累的?
只要咱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就不信完不成任务!
我叶希第一个带头,每天多干两小时,首到完成目标!”
叶希的一番话,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工人们心中的热情。
台下先是响起一阵短暂的沉默,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对,叶姐说得对!
咱们不能给国家拖后腿!”
“我也每天多干两小时!”
工人们纷纷站起身来,大声响应着叶希的号召,脸上的忧虑被坚定和激昂所取代。
在礼堂的一个角落里,来自钢铁厂的技术骨干邓中强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幕。
他身着深蓝色的工装,衣服上还沾着些许机油,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笔记本,原本是来学习纺织厂动员经验的他,此刻目光完全被叶希吸引。
这个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情和活力,像一束强光,照亮了整个礼堂,也照进了他那因长期专注技术研究而略显封闭的内心。
他不自觉地在笔记本上写下:“叶希,纺织厂工会骨干,极具号召力。”
动员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工人们满怀激情地走出礼堂,讨论着如何落实提高产量的计划。
叶希站在礼堂门口,微笑着和每一个路过的工友击掌鼓励。
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这场充满激情的发言,不仅点燃了纺织厂工人的斗志,更在不经意间,在一个男人的心中掀起了波澜,也为她自己的人生,开启了一段新的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