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幻想小说城!手机版

幻想小说城 > 言情小说 > 《银算血诏》

《银算血诏》

蕉绿员同志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古代《《银算血诏》》是大神“蕉绿员同志”的代表佚名佚名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银算血诏》》的男女主角是蕉绿员同这是一本古代,大女主,爽文,先虐后甜小由新锐作家“蕉绿员同志”创情节精彩绝本站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6091章更新日期为2025-03-28 01:16:12。目前在本网上完小说详情介绍:《银算血诏》

主角:佚名   更新:2025-03-28 17:10:5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血色算珠》暴雨像千万根银针扎进沈家佛堂的窗纸时,

十六岁的沈昭正用染血的帕子擦拭那串檀木算珠。供桌上的长明灯忽明忽暗,

将母亲临终时攥出的裂痕照得如同蜈蚣爬过。突然有褐红色碎屑簌簌落下,

在她素白孝衣上晕开一片蛛网般的血痕。"姑娘当心!"青黛的惊呼混着雷声炸响。

铜灯台轰然倾倒,火苗顺着经幡窜上房梁,

将窗外那张惨白的孩童面孔照得无所遁形——十岁的庶弟沈瑜趴在窗棂上,

瞳孔里跳动着诡异的火光。沈昭的指甲掐进算珠裂缝,闪电劈落的瞬间,

她看清珠面凹痕里蜷曲着三个猩红小字:银山倾。血书字迹与母亲投井那日,

指甲在青石板上刮出的刻痕如出一辙。"大小姐又咳血了!"次日清晨,

丫鬟们的窃语顺着回廊飘来。沈昭将染血的绢帕塞进袖笼,

指腹反复摩挲第九颗算珠——那里有道带倒刺的錾痕,像极了她替母亲收殓时,

在井沿发现的半枚银匠工具压痕。暴雨在黄昏时分再度来袭。沈昭蹲在井台边,

看着水面倒影里自己锁骨处的蝶形胎记。铜盆突然剧烈摇晃,井底传来闷响,

浮起的除了她白日扔下的算珠,还有半块刻着菊花纹的银锭。

"永乐三年的官银..."她捏着银锭的手指突然颤抖。

账房先生周砚白的声音幽灵般在身后响起:"大小姐可知,这种菊花底纹的官银,

在令慈去世前月就已被熔铸禁用?"佛堂的火光又亮了。

沈昭看着庶弟往火盆里扔进一叠账页,纸灰腾起时露出"三百两"的朱批。

她忽然想起母亲疯癫时反复念叨的谶语:"银山倾,算珠泣,

明月何时照铁衣..."当夜三更,沈昭撬开生母的樟木箱。压在织金襦裙下的,

是半本被血浸透的鸳鸯账册。翻到末页时,

窗外传来父亲沈崇山与陌生人的低语:"...三条漕运线换盐铁使正室之位,这买卖不亏。

"算珠突然在掌心爆裂,九颗檀木珠滚落满地。沈昭弯腰去捡时,

发现它们正巧排成母亲投井那日的星象——北斗第九星天芮的位置,

钉着一枚带血的银匠錾子。第二章《鸳鸯账本》暴雨过后的沈府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沈昭倚在绣楼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算珠上那道錾痕。晨光透过窗棂,

将第九颗檀木珠照得透亮,倒刺状的银匠标记像毒蛇獠牙般刺眼。楼下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她迅速将算珠藏入袖中,铜镜里映出她绷直的脊背。"姑娘,

周大人带着账房先生们往这边来了。"青黛的声音带着颤,手里捧着的茶盏叮当作响。

沈昭瞥见丫鬟腕间新添的淤青,那是昨夜父亲审问时留下的。她刚要开口,

楼板突然剧烈震动,朱漆雕花门被猛地撞开。周砚白玄色官服下摆沾满泥浆,

怀里抱着的檀木匣子"砰"地砸在绣架上。他修长的手指沾着朱砂,

掀开匣盖时三十七本账册哗啦啦倾泻而出,最上方那本永乐三年的丝绸账页自动摊开,

露出密密麻麻的批注。"看这里。"他蘸了冷茶在案几上画圈,

水痕勾勒出银锭底部的菊花纹,"八百匹杭绸市价二百两,入账却是三百。

"沈昭的指甲掐进掌心,那朵水绘的菊花正在案几上扭曲变形,与算珠上的錾痕渐渐重合。

青黛突然打翻了描金墨盒。沈昭抬头,看见庶弟沈瑜躲在博古架后,

孩童的手里攥着半块松烟墨——那是她今晨刚用来临摹母亲笔迹的。

周砚白顺着她的目光转身,沈瑜像受惊的兔子般窜出门去,腰间玉佩撞在门框上,

发出与银锭相似的脆响。"官银流通前月..."沈昭喃喃重复着,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帕子上绽开的血点像朱砂批注,她盯着其中一点血渍在绢布上晕开,忽然想起母亲投井那夜,

井台上也沾着这样的朱砂。更深露重时,沈昭提着羊角灯潜入书房。

月光将多宝阁上的银器照得惨白,她踮脚去够最高层的黑漆匣子,忽然被铁锈味笼罩。

有人从背后捂住她的嘴,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垂:"别动。"萧景珩的佩刀硌得她后腰生疼,

青年武将的指尖却意外轻柔,掠过她后颈蝶形胎记时带着奇怪的迟疑。

账册坠地的闷响惊动了巡夜人。沈昭被按在书架阴影里,看着火把的光从门缝渗进来。

萧景珩的玄甲贴着她单薄的夏衣,她听见铠甲下传来急促的心跳,不知是来自对方还是自己。

当脚步声远去时,她发现地上散落的账页显露出奇特的纹路——那些被虫蛀的孔洞连起来,

竟是北境山脉的轮廓。"姑娘!"青黛的惊呼从庭院传来。沈昭挣开束缚冲到窗前,

看见西南角腾起火光。那是存放母亲嫁妆的库房,烈焰中隐约传来银锭熔化的诡异声响。

她回头望向萧景珩,青年将领正弯腰拾起一张残页,火光将他侧脸映得半明半暗,

纸页上"石灰池"三个字在他指间微微发颤。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沈昭在妆奁底层摸到了硬物。褪色的鸳鸯荷包里藏着半枚银锭,

底部菊花纹与案几上的水痕严丝合缝。

她突然想起周砚白临走前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他官服补子上的鹭鸶,

正巧啄在银锭图纹的花蕊处。府外传来打更声,梆子敲了五下。沈昭将银锭投入铜盆,

看着它在水中慢慢显露出暗纹。水波晃动间,她仿佛又看见母亲站在井边,

湿透的裙裾下露出半截银链,链坠正是这样一朵盛放的菊花。

第三章《白骨鸣冤》雨水裹着腐叶渗进麻布鞋底时,沈昭数到第十七具白骨。

铁锹刃口在月光下泛着蓝光,

每次插入衣冠冢的夯土都会带出细碎的石灰颗粒——三年前母亲下葬时,

整座墓穴都被这种防腐材料填满。"小姐当心!"青黛突然扑上来攥住她的手腕。

乌鸦惊飞处,半截森白指骨正勾着沈昭的裙角,嶙峋的关节处卡着枚鎏金缠枝簪。

沈昭喉头涌上腥甜,这是母亲四十岁寿辰时,父亲亲手簪上的"万寿长春"。

铁锹撞上硬物的闷响震得虎口发麻。腐土塌陷的瞬间,一具呈扭曲姿态的骸骨暴露在雨幕中。

第三根肋骨间隙卡着异物,沈昭用帕子裹住手指擦拭,

银锭表面的菊花纹在闪电中清晰可辨——与周砚白画在案几上的官银暗纹分毫不差。

"这不对......"青黛的油纸伞哐当坠地。她颤抖着拨开尸骨左肩的泥土,

锁骨位置赫然呈现焦黑的灼伤痕迹。沈昭突然扯开自己的素白领口,

肩胛处陈年烫伤在雨水中泛着诡谲的粉光。两道伤痕的锯齿状边缘完全吻合。

惊雷劈开云层时,沈昭看清了骸骨齿间咬着的布条。褪色的靛蓝底子上,

半个"沈"字绣纹正与她袖中帕子同出一辙。算珠在怀中突然发烫,

第九颗珠子内里的银屑簌簌掉落,露出錾痕旁极小的"永和七年霜降"刻字。

"石灰池......"沈昭的指甲陷入掌心。三年前母亲"投井"那夜,

父亲书房确实飘出过刺鼻的石灰味。她俯身去捡簪子时,

骸骨空洞的眼窝突然滚出颗浑圆珍珠——正是母亲常年佩戴的东珠耳珰,

内壁用金粉点着只有女儿知道的并蒂莲暗记。假山后突然传来靴底碾碎枯枝的声响。

"盐铁使正室之位,够换三条漕运线。"父亲的声音混着算盘珠碰撞的脆响,

"当年处理林氏还是太急,该让她把蜀地盐引......"沈昭的咳血喷在素缟上,

绽开数点红梅。青黛死死捂住她的嘴,两人眼睁睁看着管家将朱砂写的密函塞进父亲手中。

夜风掀起信笺一角,露出"银山倾覆案结"六个字,墨迹新鲜得能嗅到松烟味道。

尸骨右手指节突然断裂,半卷黄纸从掌骨间飘出。沈昭用染血的指尖展开,

竟是母亲笔迹:"昭儿,沈家银窖第三块地砖下......"余下字迹被血污浸透,

最后画着个狼首图腾。子时的更鼓荡过乱葬岗,沈昭将白骨旁的银锭贴身藏好。

算珠不知何时少了一颗,空出的红绳上沾着新鲜的血迹。她望着母亲骸骨挣扎的姿态,

忽然想起昨日在佛堂看到的《地藏经》——"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雨幕深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冀ICP备20230109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