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5年,六月的江南水乡刚经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歇云散,晨光像被碾碎的金箔,丝丝缕缕透过淡薄云层,洒落在蜿蜒的河道上。
雨滴在河面跳跃,溅起细碎的金光,波光粼粼间唤醒了沉睡的世界。
薄雾如轻纱,在河面悠悠飘荡,缠绵地缠绕着错落的稻田与古朴屋舍,为这片灵秀之地添了几分朦胧神秘的美感 。
林若飞一袭月白色长衫,衣角随着微风轻轻摆动,骑在一匹矫健的白马上,马蹄“哒哒”地轻叩着乡间的石板小路。
他出身簪缨世家,祖父曾官至礼部尚书,在朝堂上威名赫赫;父亲亦是朝中举足轻重的要员,周旋于复杂的官场争斗中。
然而,自幼饱读诗书、才情斐然的他,却对朝堂的权谋倾轧、尔虞我诈深恶痛绝。
他偏爱乡野间的宁静质朴,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总能让他寻得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所以,他时常独自骑马出游,探索江南山水的奇妙景致,在自然的怀抱里找寻心灵的慰藉。
微风送来一阵雨后愈发清幽的荷香,那香气丝丝缕缕,撩拨着林若飞的心弦。
他鼻翼轻动,敏锐地捕捉到这股香气,不禁驱马循香而去。
转过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广袤无垠的荷乡映入眼帘。
荷叶层层叠叠,经过雨水的润泽,愈发翠绿欲滴,宛如绿浪翻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泛起一道道涟漪。
粉嫩的荷花点缀其中,有的含苞待放,花骨朵儿小巧玲珑,恰似羞涩的少女,藏着满心的秘密;有的肆意盛放,花瓣舒展,尽显娇艳妩媚之态。
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与荷花上滚动,宛如灵动的精灵,在这雨后的荷塘演绎着一场奇妙的舞蹈。
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嗡嗡的蜜蜂忙碌地穿梭其中,它们被这荷香与美景吸引,为这片荷塘增添了几分活泼热闹的生机。
不远处,一位身着藕色罗裙的姑娘正对着碧水梳妆。
她的长发如黑色的绸缎般柔顺亮泽,随意地披在肩头,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更衬得她面容清秀。
姑娘身姿轻盈,恰似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与周围的荷塘美景融为一体。
林若飞看得痴了,白马也仿佛被这美景蛊惑,驻足不前,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画面。
林若飞望着眼前的荷塘与姑娘,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和诗意,一首《荷赞》在脑海中自然形成:“雨后荷塘,清新恬静,孤芬有谁来享。
蝴蝶纷至,蜜蜂跟上,荷上碧珠微荡。
谁家姑娘,美丽端庄,闲来比艳争芳。
一身清秀,满脸阳光,惊起蝉鸣蛙唱。”
这诗中的每一句,似乎都是眼前景象的生动注脚,更是对这位荷花般姑娘的绝妙赞美。
他想靠近,却又怕惊扰了这份宁静美好,只能远远地望着,沉醉其中。
突然,白马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惊扰,不安地刨着蹄子,马蹄不慎踏入半尺沟壑,林若飞猝不及防,连人带马一同跌入荷塘,溅起大片水花,“扑通”一声巨响打破了荷塘的静谧。
水花溅落在荷叶和荷花上,原本在花瓣上滚动的水珠被惊得西散,仿佛是它们惊讶的泪水。
而这动静,也惊起了周边此起彼伏的蝉鸣蛙叫,像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段别样乐章。
林若飞在水中扑腾,心中满是懊恼与狼狈,好不容易挣扎着站起身,浑身湿透,模样十分窘迫。
他正暗自抱怨自己的失态,抬眼却对上了姑娘那双澄澈关切的眼眸,姑娘轻掩嘴角,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
“公子,你没事吧?”
姑娘清脆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江南水乡独有的软糯。
林若飞脸颊微微泛红,有些慌乱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拱手说道:“姑娘见笑了,在下一时疏忽,惊扰…。”
林若飞话没说完,一头又栽进了荷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