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年胡马渡阴山,徐将军带着边关将士,一举将北狄人逐出燕山外,使贼人损失惨重。
北狄将领放下豪言,来日必卷土重来,势必要让朝廷奉上嫡公主。
周鸳和第一次见到徐临川是在皇家猎场,她十岁,他十二岁。
那日春光明媚,她挣脱了嬷嬷的看管,独自一人溜到猎场边缘的树林里。
红色的裙裾扫过新生的青草,惊起几只蝴蝶。
她追着那些斑斓的翅膀跑,不小心被树根绊倒,整个人扑进了泥坑里。
"公主小心。
"一只修长有力的手伸到她面前。
周鸳和抬头,看到一个身着墨蓝色骑装的少年站在阳光下,眉目如刀刻般分明。
他嘴角绷得紧紧的,像是在极力忍住笑意。
"你是谁?
"她搭着他的手站起来,发现自己满手泥巴弄脏了他的衣袖,那少年却只是皱了皱眉。
"臣是徐将军之子,徐临川。
"周鸳和眼睛一亮:"徐将军?
就是那个把北狄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徐将军?
"少年脸上闪过一丝骄傲,随即又恢复严肃:"正是家父。
"养在深宫中的公主,何尝没有将军梦?
从那天起,周鸳和就黏上了徐临川。
她总是找各种借口溜出宫,去徐府找他,偷看他练武,偷看他学骑射,慢慢的自己也要上手试一下。
一开始的徐临川起初很拘谨,后来渐渐被她的活泼感染,两人常在城郊骑马、射箭,或是在徐府后院那棵老槐树下读书。
马至南山上,一片欢声笑语,二人同在南山上栽下许多株槐花树苗,想着来日共看槐花开的盛景。
"临川哥哥,你看这诗写得多好。
"十三岁的周鸳和靠在槐树下,指着书卷上的诗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徐临川接过书卷,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是《从军行》。
""我以后也要报效国家。
"周鸳和仰起脸,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像徐将军那样。
"徐临川看着她,嘴角微微上扬:"公主是金枝玉叶,不必上战场。
更何况,还有我,我一定会保护好公主,不受战乱纷扰。
""临川哥哥,我想自己保护自己,还有谁说女子就不能保家卫国了?
"周鸳和不服气地撅起嘴。
"我听说前朝就有女将军呢!
那今朝为何不能有?
我……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