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一个西北小农村,在一个西北偏远地区的小村庄,村里大概有近百户来人,此村名叫百柑村。
近几十年,虽无惊天动地的喜事降临,却也未曾有狂风骤雨般的苦难侵袭。
村民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田间地头的劳作成了他们生活的底色。
春种秋收,岁月如流水般静静流淌,偶尔的丰收便是他们最大的慰藉。
日子虽平淡,却也有滋有味,炊烟袅袅,饭香西溢,孩子们在村头追逐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闲话家常。
这样的生活,虽不轰轰烈烈,却也足以让人心安,仿佛天地间的宁静与满足,都藏在这平凡的岁月里了。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
然而,就在这一年秋天,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喜事。
村里有个木匠,西十上下的年纪,手艺极好。
虽不曾以此为业,但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他,但凡需要打家具的,都会寻上门来。
他的生意不算红火,却也从未断过,日子过得安稳,攒下了一些积蓄。
在村里,他家算是殷实的人家。
房子修得气派,青瓦土墙,宽敞明亮,每间屋子都比我们住的窑洞大上许多。
更让人羡慕的是,他家还有一座小小的二楼,虽然不高,也没有过多的装饰,却独有一番韵味。
二楼的小房间里,住着他唯一的闺女,窗台上摆着几盆花草,偶尔能看见她坐在窗边,低头绣花或是看书,安静得像一幅画。
在那个村里大多数人还住在窑洞的1980年,他家己然是村里的一道风景。
木匠很能干,做的家具结实耐用,样式也很符合村里人的喜好,平时也很好说话,因为有一门手艺,且说话做事也很靠谱,大家对他都很尊敬。
那时候我还是小孩,上小学的年纪。
有幸去过他家一次,我姑姑拉着我的手去他们家说事情,无非就是家长里短,记得是一个夏天,那个时候基本上家家都会在地里种点西瓜,甜瓜,这样天热了之后想吃就不会买小商贩的了,也是为了省钱,说实话那个时候很穷,至少我家是这样子的。
去他家之后木匠老婆接待了我们给我们切了西瓜,那个时候她还很年轻也很正常。
具体我姑姑和她说了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她夸我是个很听话的好孩子,她们谈完事情之后我就跟着姑姑回家了,回来的路上姑姑还说看看人家的粮食房,满满当当,那个时候的大人是饿过来的,对粮食极其珍贵。
时间过的很快,夏天仿佛一阵热风就吹过了,伴着秋风家人都在地里忙收成,我也在愉快地上下学。
麦子终于收完了,家人累的不行,于是晚饭做的就晚了一点,记得都是月亮升起来我们才吃饭,但是晚饭桌子上还是会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听着家人聊着张家长李家短,我的饭还没吃完就己经进入了梦乡。
一次偶然的饭桌上,“听说木匠的闺女要定亲”我爸爸说。
我当时很好奇,因为那个女孩是我们村同龄女生当中最好看的,因为她长得白白的,五官精致清秀,身材匀称,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
从未过她去地里干活,甚至都不太和同龄人一起出去玩耍,她家教很严,一副乖乖女的样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