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
“陛下病重,昏迷不醒!”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
刹那间,原本平静的皇宫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东宫。
夜幕降临。
宫殿内,烛火摇曳。
烛光映照在李承乾的脸上。
光影在他的面庞上跳动。
他的身旁汇聚着李元昌、杜荷、赵节、李安俨和侯君集等人。
看着这阵容,李承乾心中也是颇为无奈。
他可是个穿越者,己经穿越过来很多年了。
他清楚地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这就是李承乾造反的班底,而现如今,命运的轨迹似乎终归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李承乾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就深知自己的身份特殊。
他知道李世民并没有易储的想法。
所以不管李世民多么宠爱李泰,赏赐给他再多的东西,李承乾都不为所动。
他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努力改变着原本历史上自己的诸多陋习。
他礼贤下士,勤奋好学,关心百姓疾苦,逐渐成为了大唐上下人人称赞的好太子。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实在是太过了!
这让李泰的心中逐渐产生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
而很多大臣和世家看到李世民对李泰的态度,也纷纷站到了李泰那边。
这就像是一股暗流,在平静的朝堂之下涌动,逐渐威胁到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东宫的很多官员都察觉到了这种危险的气息。
他们深知一旦李泰得势,对于东宫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所以,当得知李世民昏迷后,他们便心急如焚地立即赶来,想要让李承乾赶紧行动起来,以保住太子之位。
侯君集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力量:“魏王那边会有异动,不少官员和世家都去了魏王那边,太子殿下请尽快做决断,不然悔之晚矣。”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焦急,他是个武将,深知在这种局势下,必须要迅速行动,否则就会陷入被动。
李承乾也不是什么优柔寡断的人。
他心中明白,在这种关键时刻,必须当机立断。
皇家无父子,更无兄弟!
太子之争本就如此!
残酷、血腥,充满了血泪!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父皇忽然病重昏迷,孤身为太子,理应当稳定朝局。”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随即,李承乾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下令道:“侯君集,孤命你率人控制好宫门,不能让任何人进来。”
侯君集得令后,没有丝毫犹豫,他双手抱拳,大声说道:“末将遵令!”
然后转身快步离开。
李承乾目光坚定地看向自己的护卫纥干承基。
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沉稳地说道:“纥干承基,你即刻点齐人马,随孤前往父皇的寝宫。”
李承乾心中十分清楚,在原本的历史长河中。
齐王李祐先一步在齐州谋反,纥干承基受到牵连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狱中,按罪将会被处死。
而后纥干承基为了活命,上书告发李承乾谋反。
可如今,一切都己改变,现在可不是谋反。
他以太子的身份监国,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纥干承基听到李承乾的命令,没有丝毫的怠慢,他恭敬地抱拳行礼,大声回道:“是,殿下!”
然后迅速转身,脚步匆匆地去召集人马。
片刻之后,李承乾带着护卫和一干东宫官员,浩浩荡荡地朝着李世民的寝宫进发。
到了寝宫之后,李承乾迅速指挥众人将这里控制起来。
他的动作有条不紊,手下的人也训练有素。
很快,寝宫周围就布满了东宫的人马,一切都显得秩序井然。
安排好外面的守卫后,李承乾独自走进了李世民的寝室。
室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烛火在角落里摇曳着,昏黄的光线洒在李世民那张略显苍白的脸上。
李承乾走到李世民的床榻前,“父皇,儿臣知道你没有易储的想法,但魏王却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如今您病重昏迷,儿臣担心朝局动荡,只能先下手一步。”
“当年在玄武门之变时,你的刀还不够快,且看儿臣今日的刀!”
“儿臣这么做,只为稳定大唐的江山社稷。”
昏迷中的李世民听到这话后,他努力地想要睁开双眼,可眼皮就像是有千斤重,怎么都睁不开。
李世民此刻心中充满了疑惑和焦急。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刚刚处理完朝政,突然就昏了过去。
现在这种状态十分奇怪。
听到李承乾的话之后,他的心中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万分。
高明,你到底要做什么?
莫非要重新上演玄武门之变吗?
李世民在心中不停地呐喊着。
可是他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传达出去,只能在心中无能咆哮。
魏王李泰府邸之中。
正堂里弥漫着一股压抑且凝重的气息。
堂内烛火摇曳。
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等各大世家的重要人物皆端坐在各自的席位上。
他们的服饰华丽精美,却难掩此刻眼中透出的急切与贪婪。
“魏王殿下,如今陛下昏迷不醒,此乃天赐良机。”
“只要殿下您现在出兵控制住皇宫,那皇位唾手可得。”
卢氏家主率先打破沉默。
太原王氏的家主也赶忙附和,微微欠身,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殿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们这些世家都会全力支持您。”
“您可莫要犹豫,可就被别人抢走了。”
博陵崔氏的家主一下子从座位上弹起来,“殿下,我们这么多世家齐心协力,定能助您成就大业。”
李泰在这些人的催促声中,眉头紧锁。
他不停地来回踱步,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安地绞动着。
他深知这是一场豪赌,一旦失败,那便是万劫不复。
世家的众人见李泰犹豫,更加着急地催促起来。
“殿下,您再犹豫,这大好的机会可就要溜走了。”
“这天下大势,瞬息万变,您现在不行动,太子那边要是得到消息先动了手,那可就悔之晚矣。”
“我们这些世家在这朝堂之上经营多年,人脉和势力都不可小觑。”
“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能调动各方力量,助您顺利登上皇位。”
“殿下,您是有雄才大略之人,这皇位本就应该是您的。”
“陛下昏迷不醒,这就是上天给您的暗示。”
“只要您点头,我们立刻就能安排好一切,让您毫无后顾之忧地登上皇位。”
李泰咬了咬牙,下定了巨大的决心,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好,本王答应你们。”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脚步声。
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魏王殿下,大事不好了。
太子殿下己经控制了皇宫,连陛下的寝宫也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李泰顿时慌了神,脸色变得煞白,就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满是惊恐和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
太子怎么会如此迅速?”
那些世家的人也都慌了神,他们面面相觑。
“这太子殿下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这可如何是好?
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太子会这么快动手呢?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都怪我们之前太犹豫,要是早一点劝魏王殿下出兵,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此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手上没有一兵一卒。
在这皇宫的争夺中,面对强大的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众人慌乱之时,博陵崔氏的一位谋士站了出来。
“魏王殿下,各位家主,如今我们不如先离开长安。”
“对外宣称太子谋逆造反,我们凭借着世家的威望,让各地起兵勤王。”
“我们的门生故交遍布天下,只要我们振臂一呼,必定应者云集。”
“只要我们操作得当,这天下还是殿下您的。”
李泰和一众世家的人听了,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可行。
李泰整了整自己的衣衫,故作镇定地说道:“好,就依此计行事。”
于是,这一群人急匆匆地起身,收拾准备好之后,立即离开长安城。
……长孙无忌府邸。
书房内,长孙无忌正端坐在书桌后。
突然,一名侍从急匆匆地冲进书房。
“老爷,不好了,陛下昏过去了。”
长孙无忌手中的书卷 “啪” 地一声掉落在地。
“什么?
陛下怎么会突然昏过去?”
他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还未等他从这个消息中缓过神来,那侍从又接着说道:“大人,还有消息传来,太子殿下己经控制了皇宫。”
长孙无忌一下子慌了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怎么可能?
事情发展得太快了,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和不安,往日的沉稳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长孙无忌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试图理清思绪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的时候,又有下人匆匆跑来禀告。
“大人,魏王李泰和一众世家官员离开长安了。”
长孙无忌顿时坐不住了,眼睛里满是焦急,大声说道:“坏了,坏了,大唐要乱!”
“备马,我要去皇宫见。”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其他方面,他都不想让大唐乱下去。
他都想看到一个安安稳稳且发展壮大、强大的大唐。
这对他,对整个长孙家来说才是最好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