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37次睁开眼睛时,床头的电子钟依旧显示着3月18日07:30。
消毒水气味像蛛网黏在鼻腔里,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里藏着某种诡异的韵律。
这个时间锚点已经卡死我的生物钟。
掀开被单时,左手背的留置针头在皮肤上划出细长血线。
走廊尽头的量子隧穿实验室传来低频嗡鸣,声波像液态汞灌进耳道。
我知道再过两小时十七分,西北角的通风管道会突然爆裂,而我会被飞溅的纳米陶瓷碎片割断颈动脉。
"林博士,您需要更换绷带。
"护士推着治疗车进来,胸牌在逆光中泛着冷蓝。
我盯着她领口第二颗纽扣——那是研究所员工的防伪标识,此刻却呈现出反常的墨绿色。
记忆开始重叠。
第12次循环时我掰开过她的手掌,虎口处有电离灼伤的星形瘢痕;第29次循环发现她的瞳孔会在整点时刻收缩成竖线。
现在这个版本显然又被刷新过,就像不断覆盖的云存储文档。
实验室的钛合金门禁识别出我的虹膜时发出短促蜂鸣。
主控台屏幕亮起的瞬间,我看见玻璃幕墙上密密麻麻写满克莱因群拓扑公式,用氧化铁溶液书写的算式正在渗入钢化玻璃的分子间隙——这显然是我在某个未被重置的时空层留下的信息。
"你比上次早到了4分28秒。
"声音从粒子对撞舱的阴影里传来。
穿着防护服的男人转过身,面罩下的五官像信号不良的全息投影般波动。
我认得他右手小指的畸形弯曲,那是七年前液态氦泄露事故留下的印记。
但陈杨早在去年秋天就死于量子纠缠引发的脑波共振。
我后颈的汗毛突然竖起。
陈杨的防护服袖口露出半截暗红色纹身——那是我在第五次循环时,用激光笔在他手臂上灼刻的莫比乌斯环标记。
"你用了赫尔曼坐标系的第四轴。
"我故意说出某个不存在的数学概念,同时用余光扫视主控台。
果然,屏幕上的量子场强数据立即开始重组,在十二维希尔伯特空间中构建出对应参数。
这个陈杨是时空闭环产生的镜像投影。
真正的杀机此刻才显露。
当我想后退时,发现实验服下摆被粘在液氮输送管上,低温形成的冰晶正沿着纤维逆向生长。
陈杨的瞳孔分裂成复眼结构,防护服接缝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