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穿越成了公子扶苏,刚一回神,就瞧见面前那封要赐我自尽的诏书。
赵高那奸佞的丑恶嘴脸在我脑中一闪而过,父皇怎会如此轻易听信他言?
可眼下局势危急,容不得我多想。
我将诏书缓缓收起,叫来心腹蒙恬。
营帐中,烛火摇曳,光影在蒙恬坚毅的脸庞上跳动。
我望着他,目光坚定:“蒙将军,此诏有诈。
父皇东巡,虽身体不适,但以他的睿智和对我的期许,绝无突然下旨赐死我之理,定是赵高、胡亥等人从中作梗。”
蒙恬眉头紧皱,犹如拧紧的深壑,眼中满是愤怒与疑惑,他猛地站起身,佩剑锵然出鞘:“公子,末将愿率三十万大军杀回咸阳,清君侧!
让那赵高、胡亥等奸佞知道大秦将士的厉害!”
我摇了摇头,伸手按住他的手臂,将剑缓缓推回剑鞘:“不可轻举妄动,贸然起兵,恐落人口实,授人以柄。
如今朝堂局势不明,我们需从长计议。”
思索片刻,我开口道:“当务之急,是派人快马加鞭,去探听父皇真实状况。
同时,将军整顿军备,稳定军心,让将士们知道我等乃大秦忠诚之师,只是暂避奸人锋芒。
切不可让军心因这诏书而动摇。”
蒙恬领命而去,步伐沉稳却带着一丝急切。
几日后,派去的探子传回消息,父皇果然已驾崩,赵高伙同胡亥、李斯篡改遗诏。
我握紧双拳,指甲嵌入掌心,恨意如汹涌的暗流在心中翻涌。
但此时还不是冲动的时候,我要为大秦谋划未来。
咸阳城中,赵高与胡亥正沉浸在篡权的喜悦中,却不知一场风暴正在北方悄然酝酿。
我开始在军中广纳贤才,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看着茫茫大漠,黄沙在狂风中翻卷,我对蒙恬说:“大秦根基深厚,然二世若由胡亥这般昏庸之人继位,必将天下大乱。
我们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同时,我暗中派人与咸阳城中的旧臣取得联系,让他们传递朝中消息。
然而,赵高何等奸猾,很快便察觉到了北方的异动。
他暗中挑选了一批擅长潜行和刺探的死士,乔装打扮成商人、流民,混入我军营地。
这些死士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伺机而动。
所幸我军早有防备,在营地周围布下了多层暗哨。
当这些细作鬼鬼祟祟地靠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