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小生有办法解决你的灵脉问题。”
正欲挣脱大都督“魔爪”的李悟耳畔忽然响起一道声音,好不容易定下心神,仍旧忍不住心中的疑惑:“此言当真?”
那道年轻声音像是能够听到李悟心中所想一般,继续在耳畔响起:“小生愿以白鹿洞书院数千年儒家正统的名誉担保。”
音量有所加强,刺的李悟的耳膜有些微痛。
“我阅尽天下典籍,从未找到过灵脉不通者走上修行之路的先例,你一个书生又能有什么办法?”
“人力不能至,但神呢?”
人力不能至,但神呢?
李悟心中反复重复着这八个字,手上挣扎的动作也是渐渐停息了下来。
正纳闷长子为何突然安分下来的大都督,听闻婢女的禀告声,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瞥了瞥仍在假装欣赏兰草的吴姓书生。
年轻的书生感受到了江宁王询问的目光,赶忙抬起头,回了个眼神,示意不打紧。
在江宁六州一言九鼎的大都督这才开口说道:“让恪儿进来吧。”
体弱多病的世子殿下喜爱竹子,于是便有了这座由绿竹构建成的雄伟院落。
这些绿竹看似普通,实则是江宁王花费巨资从大陆遥远西部的昆仑上移栽而来。
早年间,帝国内久负盛名的医圣在云游西方路过江宁时,曾经给世子殿下看过病,其间提了一句:“昆仑绿竹对于世子殿下滋养精神大有裨益。”
王府便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光是运送竹子以及昆仑土的货船便有整整六大艘,足以见得王爷对于嫡长子的溺爱程度。
除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绿竹轩外,翠云山上还有一片竹海,李悟不在绿竹轩中时,最喜欢来这片竹海中听风吹过竹叶的声音。
小王爷李恪生得相貌堂堂,身材魁梧,完全不似十五岁的少年郎,这要是穿上一身锃亮盔甲,执一杆长枪,定会让人忍不住赞叹,好一个英朗的少年将军!
小王爷今日穿着一身寻常布袍,戴木冠,脚上一双粗布鞋,着实与素来锦袍金冠的世子殿下相去甚远。
平日里随伺小王爷的婢女却是清楚,在落雪峰的那座极尽奢豪的院落中,小王爷的锦袍不知道要比世子的锦袍华美上多少倍。
甚至连象征世子身份的金冠,都有好几顶。
这些当然是不合王府的礼制,只是无人敢过问,毕竟府中无人不知,世子多病。
一身布衣的李恪看着眼前这座由昆仑绿竹构建成的雄伟建筑,心中便又忍不住泛起感慨:“父王是真疼他那个废物儿子呀!”
随即在女婢的引导之下,小王爷穿过前厅,在经过遍植奇花异草的院落时,一股浓郁的不知道是什么药材煮开的味道,让他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偌大的会客厅堂,并不比王府的正殿小上多少。
世子李悟此刻又重新躺进了那把檀木躺椅之中,闭目养神,极尽慵懒之态。
江宁王把双手供进袖子,躬身站在一旁,宛如一个随从。
厅中还有一位年轻的书生,正气定神闲的盯着一株兰草。
小王爷躬身,依次见礼。
“见过父王。”
江宁王淡淡的轻嗯一声。
“见过世子,不知世子近日身体是否安康,臣弟甚是挂念呀。”
世子李悟却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小王爷倒也不觉得尴尬,继续朝年轻的书生行礼,道:“见过白鹿洞首席讲经仙师。”
吴姓书生爽朗一笑,见小王爷一身布衣布鞋,与儒家崇尚节俭的理念倒是极为相符,忍不住心中高看了几分,便拱手微微还了一礼。
随即又仔细打量起小王爷,发现粗布外衣袖口处微微露出了名贵蜀锦的内里,脸上的笑容却愈发的真切起来。
小王爷正色道:“父王,仙师身份尊贵,如此这般,实非待客之道。”
年轻的书生听闻此言,便觉得眼前的小王爷更加顺眼了几分。
一言九鼎的江宁王一脸尴尬,有些犯难的看向世子,轻声问道:“悟儿呀,这位小吴圣人是诚心收徒,在这厅堂也站了一上午了,眼下己是午膳时间,不如先吃饭,再重长计议呢?
你身子本就虚弱,可别再饿着了。”
一首佯装养神实则暗自思量年轻书生所言神仙之法的世子殿下,思忖到将来还要重重的倚仗这位来自白鹿洞的大能,便顺势借坡下驴,轻轻点点头。
江宁王见状大喜,挥了挥宽厚的大手,立马有女婢开始安排午宴。
世子体弱,饮食素来清淡。
午宴多是素菜,各色菜肴铺满整个宽大的桌面,少说有二三十道。
最为出彩的是一道煮青竹,鲜翠欲滴,叫人食欲大动。
仙师东向坐,江宁王南向坐,小王爷北向坐,世子向西侍。
世子体虚,饮不了烈酒,便对金陵特产的口感柔和绵长的杏花小酿情有独钟。
女婢端来了西盏盛着炭火的红泥小炉,炉中坐着精致的酒壶,分别置于西人面前。
炉中红热的炭火将壶中的杏花酿煮开来,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闻着浓郁的酒香,年轻的仙师这才发现先前院中不时飘来的煮药的味道不知何时竟以消散。
江宁王举起酒杯,一脸豪迈,说到:“小吴圣人不远万里,辛苦跋涉,只为了给犬子谋个前程,此情昭昭,实令本王甚为感动,请饮此樽,聊表谢意。”
年轻的仙师受宠若惊,赶忙说道:“王爷谬赞,愧不敢当。”
二人一饮而尽。
江宁王放下酒杯,眼中却似乎有泪光泛起。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当爹不盼着自己儿子能有个好前程。
世子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嚼着青竹。
小王爷见气氛有些低沉,亦是举起酒杯:“仙师文采斐然,风华绝代。”
年轻的仙师显然是颇为受用,笑道:“小王爷英姿飒爽,少年英雄。”
二人亦是一饮而尽。
世子一言不发,自斟了一杯酒,缓缓饮着。
“王爷高山仰止,雄才大略,小王爷龙精虎猛,顶天立地。”
三人俱是放声大笑,一饮而尽。
世子冷眼看了三人一眼,继续自斟自饮。
年轻的书生忽然收敛的笑声,面带深意的看向江宁王:“王爷,您高明呀!”
“哦?
高明在何处?”
江宁王吃惊的问道。
“您高明在让全天下都知道世子殿下是读书的奇才,对于志在网罗天下英才的白鹿洞来说,就不得不派我前来了。”
江宁王像是听到了世间最好笑的笑话,哈哈大笑不停,却也不做解释。
年轻的书生也没有想要得到江宁王回应的意思,话锋一转,对着小王爷说到:“小王爷,您硬气呀!”
“哦?
硬气在何处?”
小王爷也是吃惊的问道。
“您硬气在于明知道小生此次是为了世子殿下而来,却还是来到这绿竹轩,以粗布麻衣示我,以寻得一丝转机,这份心性毅力,当得起硬气二字。”
小王爷哈哈哈大笑,难掩尴尬,道:“仙师,您喝醉了。”
世子的脸色却是沉了下来,杯中的酒喝的更快了一些。
年轻的书生放声大笑,道:“小生乱语,切莫当真。”
年轻的书生举起酒杯,大笑道:“王爷,高!
小王爷,硬!”
“吴仙师又高又硬!”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喝彩。
“哈哈哈哈哈”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大厅之中,三人同时一饮而尽。
世子殿下面沉如水,自斟自饮,不知不觉,一壶杏花酿便己饮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