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夏家,乃是名门望族。
如今的家主镇北将军夏昭远,更是与当今圣上一同长大,尤其颇得圣上信赖,当家主母沈氏,端庄贤淑,做事雷厉风行,因此管理着家中上下大小事务。
嫡女夏抚婉更是才情出众,出口成章,恰似春日繁花般绚烂。
每一首诗、每一词都仿若带着独特的韵味,于字里行间尽显细腻心思与卓越智慧 。
妾室柳氏,妩媚动人,颇得夏昭远宠爱。
但自从柳氏生下了庶女夏抚芸后,更是恃宠而骄,在府中渐渐不安分起来,这就便拉开了夏府那明争暗斗的序幕。
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夏府的庭院中。
沈氏坐在主厅,悠闲地品着茶,手中翻阅着账本。
这时,丫鬟匆匆走进来,小声禀报:“夫人,柳姨娘又在花园里指桑骂槐,说您偏袒嫡小姐呢。”
沈氏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轻轻放下茶杯,说道:“由她去吧,不过是些小把戏。”
柳氏这边,正带着夏抚芸在花园中赏花。
看到沈氏的贴身丫鬟路过,故意提高声音:“有些人啊,仗着正室的身份,什么好处都往自己女儿身上揽,也不管别人死活。
咱们芸儿,虽是庶出,可哪点比不上那个嫡小姐了?”
丫鬟听了,心中气愤,却也不敢发作,匆匆离去。
夏抚芸扯了扯柳氏的衣袖,轻声说:“娘,您可别再这么说了,要是被夫人听到了,又该不高兴了。”
柳氏哼了一声:“怕什么?
她还能吃了咱们不成?
你啊,就是太软弱,以后在这府里,咱们可怎么立足啊?”
不久之后,该到了夏家的小姐们学习女红和琴艺的时候。
夏昭远对此十分重视,因此便请来了京城有名的徐嬷嬷教自己的女儿们,嫡女夏抚婉自幼聪慧,学习刻苦,女红和琴艺进步很快。
夏抚芸却总是偷懒,不肯用心练习。
徐嬷嬷多次教导,她却依然我行我素,仗着生母妾室柳氏得宠,便不予理睬。
一日,徐嬷嬷检查功课,夏抚婉的绣品针法细腻,图案精美,琴曲也弹奏得流畅动人。
轮到夏抚芸时,她的绣品歪歪扭扭,琴曲也是断断续续。
徐嬷嬷忍不住斥责道:“夏抚芸,你看看你姐姐,再看看你自己,同样的时间,差距怎么这么大?
你若是再不用心,就别学了!”
夏抚芸红着脸,低下头不说话。
柳氏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跑到沈氏面前兴师问罪:“夫人,你看看徐嬷嬷是怎么教的?
明显就是偏袒婉儿,故意刁难芸儿。
为什么只说芸儿呢?
我看这师傅不能留了!”
沈氏不紧不慢地说:“柳姨娘,徐嬷嬷是京城有名的师傅,教学一向公正。
婉儿和芸儿的表现如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就嗤退师傅,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咱们夏府?”
柳氏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气呼呼地走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