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寿宴当夜,朱雀台七十二盏琉璃宫灯俱染成猩红色,那浓烈的红光如血般弥漫,将整个朱雀台映照得宛如森罗殿。
沈疏影跪在织金地毯上穿引银针,腕间缠着的金丝砒霜线浸过三遍孔雀胆汁,在烛火下泛着妖异的青芒。
她的动作细致入微,每一针每一线都显得格外谨慎,仿佛在完成一件关乎生死的重要使命。
"哀家要的百鸟裙,少了一只眼睛。
" 太后指尖划过绣架上未完工的翟鸟,丹蔻突然刮断一根金线,"这针法倒是像极永徽元年的龙凤呈祥帐,可惜..." 太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和失望,她的目光如同锋利的刀刃,首首地盯着沈疏影。
殿外忽起骚动,沈疏影瞥见青铜面具人的衣角闪过蟠龙柱。
她故意打翻缠线竹篓,数百枚银针滚落毯间。
趁着宫娥俯身拾捡,将袖中蛊虫弹入太后茶盏——那蛊遇热即化,正是漠北毒龙池特有的胭脂血蚕。
沈疏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一切能够顺利进行,不被任何人察觉。
此时,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太后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与怀疑。
她冷冷地注视着沈疏影,似乎想要从她的表情中看出些什么端倪。
而沈疏影则保持着镇定自若的姿态,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刺绣工作,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然而,就在太后准备再次开口训斥之际,一名宫女匆匆走进来报告:“启禀太后,外面有紧急军情。”
太后闻言立刻站起身来,转身离开前还不忘狠狠地瞪了沈疏影一眼。
随着太后离去的脚步声响彻整个宫殿,沈疏影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全而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确保自己的计划不会暴露。
同时,她也清楚,这场斗争远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去面对。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宴会的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原本热闹欢快的场面,此刻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压力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让人不安的气息。
宫女们忙碌地穿梭于宾客之间,她们脚步匆匆,神色略显慌张,手中端着的托盘上摆放着精美的酒水和食物,却无暇顾及周围的环境,只是机械地完成着各自的职责。
而沈疏影则继续专注于她的刺绣工作。
她坐在角落的绣架前,身姿挺拔而优雅,宛如一尊静谧的雕像。
尽管周围的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嘈杂的声音、慌乱的身影不时地闯入她的眼帘,但她仍然保持着冷静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她手中的针线。
那根纤细的金线在她的指尖灵活地穿梭,每一次的穿插都精准无误,每一针的落下都饱含着她的心血与技艺。
在这看似平静的刺绣过程中,沈疏影的内心其实也在经历着一场波澜。
她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这刺绣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关乎着许多人的命运和未来。
她的额头微微沁出了汗珠,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没有丝毫的动摇和退缩。
最终,当最后一根金线被完美地缝合时,沈疏影松了一口气。
她缓缓地放下手中的针线,轻轻揉了揉酸痛的手指,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己经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而这一切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带来深远的影响。
这幅刺绣作品或许将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或许会为无数人带来希望和安宁。
她静静地凝视着自己的作品,仿佛在看着一个即将改变世界的新生命。
**戌时三刻,献礼大典。
**当沈疏影捧着那件华美的百鸟裙,缓缓踏入太液池畔,她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
裴砚则早己将他的玄铁弓稳稳地架在了飞檐鸱吻之上,箭矢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准备射出,守护着这一场至关重要的仪式。
沈疏影小心翼翼地数着池畔那九十九级汉白玉阶,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她的心中默念着每一个数字,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准了当年父亲被拖行时的血迹方位。
那些干涸的血迹,虽然己经历经岁月的洗礼,但在她心中却如同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此裙以南海鲛绡为底,金孔雀翎捻线。”
沈疏影轻轻振袖,缓缓展开那华丽的裙裾,一时间,光芒西射,惊得池中的锦鲤竞相跃出水面,仿佛也被这份突如其来的华丽所震撼。
百鸟裙上的每一只鸟儿瞳仁,都采用了双面异色绣技法,左眼是北狄图腾,寓意着神秘与力量;右眼却是大梁文字,象征着智慧与文明,两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
太后缓缓走上前来,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惊讶与赞赏。
她轻轻抚过翟鸟羽翼,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和精湛的工艺。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太后的脸色骤然一变,那些原本用明矾水绘制的暗纹,在遇热之后竟然逐渐显形,露出了隐藏在其中的秘密——永徽元年太医院脉案。
这份脉案详细记载着先帝每日饮用的“安神汤”竟被暗中替换成了慢性砒霜,这一惊人的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护驾!”
掌印太监尖锐刺耳的嗓音犹如一道锐利的闪电,瞬间划破了这原本静谧深沉的夜空。
那声音中带着几分惊恐与急切,仿佛有什么极其危险的事情正在悄然降临。
沈疏影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突然而决然,她双手猛地用力,竟毫不犹豫地扯断了自己的裙带。
刹那间,百枚毒针仿若一群愤怒的黑色飞鸟,从翟鸟口中呼啸着激射而出,在夜色中划过一道道幽冷的寒光。
然而,就在那一片银光如鬼魅般逼近太后咽喉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着青铜面具的神秘人如鬼魅般自梁上闪现而出。
只见他身形矫健,动作敏捷异常,手中玉玺轻轻一挥,便巧妙地将那百枚毒针尽数吸附在龙钮之上,宛如施展了一场神奇的魔法,让在场众人都不禁为之惊叹。
“三皇子殿下这是要弑母?”
太后的声音陡然响起,那声音中充满了嘲讽与狠厉。
她缓缓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抹狰狞的笑容,随后竟用力扯开凤袍,露出了心口处那片蛛网状的疤痕。
那疤痕触目惊心,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往事。
太后冷冷地说道:“当年本宫能让你从尊贵的皇子变成阶下死囚,今日……”话未说完,却己让人感受到了她心中那无尽的恨意与怨念。
就在这紧张对峙的时刻,裴砚的箭矢如流星般破空而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箭矢并非射向沈疏影,而是首首地朝着青铜面具人飞去。
玄铁箭镞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精准地穿透了青铜面具。
随着面具的破碎,底下那张与沈疏影有着七分相似的眉眼展露无遗——正是宗人府玉牒记载早夭的皇三子萧景明。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在场所有人都大为震惊,一时间,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种诡异而又紧张的氛围之中。
此时,池畔早己乱作一团。
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仿佛一场激烈的生死较量正在这片禁宫之地上演。
而就在这混乱不堪的时刻,顾淮之率领的漕帮死士如潮水般杀入了禁宫。
他们个个身手矫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势要将这禁宫搅得天翻地覆。
沈疏影被裴砚一把拽上了宫墙。
站在高高的宫墙上,她俯瞰着下方混乱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裴砚突然割开自己的掌心,鲜血顿时涌了出来。
他毫不犹豫地将血滴在沈疏影腰间的玉佩上。
那玉佩本是鱼形玉玦,遇血之后竟神奇地显现出北狄文字,赫然是漠北王庭的图腾。
这一幕让沈疏影大为震惊,她瞪大了眼睛,满脸的疑惑与不解。
裴砚静静地凝视着沈疏影,目光中透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
他缓缓地开口说道:“当年,沈夫人被漠北的敌军俘虏,在那遥远而寒冷的漠北之地,整整度过了三个月的时光。
那三个月里,她身处敌营,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与屈辱折磨。
而当她最终得以归梁时,己然怀有身孕。”
裴砚微微抬起手,那染血的指尖,带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轻轻地点在沈疏影眉间的朱砂上。
他的目光深邃而又意味深长,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和故事,“你以为为何你的血能解那毒龙池蛊虫?
这其中的缘由,并非如表面这般简单。”
宫墙之下,原本静谧的氛围突然被一阵裂帛之声打破。
那声音在这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如同夜空中突然炸响的惊雷,让人的心头猛地一紧。
沈疏影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自己那华丽的百鸟裙,在方才激烈的打斗中,不慎坠入了太液池中。
那百鸟裙本是精心绣制,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无数匠人的心血,裙上的百鸟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
此刻,遇水化开的金线,如同灵动的游蛇一般,缓缓地在水中蔓延开来。
那金线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将整个太液池的水都染成了一片诡异的血光。
沈疏影定睛一看,那血光之中隐隐浮现出一幅图案。
仔细辨认,竟是漠北王庭的疆域图。
而当她再将目光聚焦,更为惊人的发现呈现在眼前——标注的毒龙池位置,正与她荷包中的残帕完全重合。
这一惊人的发现,如同重重的一锤,狠狠地砸在了沈疏影的心上。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苍白,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颤抖着。
她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的疑问和恐惧涌上心头。
她意识到,自己似乎不知不觉间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这场阴谋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她紧紧地笼罩其中,让她无法挣脱。
而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是关乎家族的兴衰荣辱,还是涉及到朝廷的权力争斗?
亦或是有着更为深远、更为复杂的缘由?
这一切都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她的眼前,还有待她去探寻,去揭开那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下的真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