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开始外婆他们也没有把大舅的话放在心里,一个半大的孩子出去能干啥。
在家还能帮忙干农活,离开家里人生地不熟的,要是被当成投机倒把那就完了。
正在大家准备吃饭的空档,邻居来了。
看到邻居周大娘来,外婆心里有了底,主动把之前借的粮食还给了周大娘在另外多装了5斤表示感谢。
这年头肯借粮的可不多也就是周大娘家儿子多而且一家人基本都是劳动力干的多,秋收的时候得到的粮食也多才有余粮可借。
这乡里乡亲的人家肯借,自己也不能太小气,邻居家有来有往相处才能长久。
周大娘看到额外多出来的粮食,推脱道:都是乡里乡亲的,你怎么还多拿那么多,帮个忙有啥大不了的,这个多的我可不要,你把我当成啥人了。
推托半天周大娘不肯收下,外婆见状一阵感动。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能吃饱饭的本来就少,能借粮食和愿意的借的就更不多了。
劝了半天后,周大娘终于把多余的粮食收下走了。
晚上,外婆他们当着全家的面开规划剩下的粮食怎么分配,一千斤的谷子去壳之后只剩800斤左右,城里舅公家拿去了350斤,还了邻居家210斤,还剩240斤家里那么多孩子根本不吃,接下来要多种点红薯,掺着煮红薯稀饭吃。
不然全年不够吃,到时候大家又要饿肚子,不好好划算怕今年又要去借粮了,还有房租,每年要给10块还有补之前的。
家里一共就300块的存款,这一算明年就要花费100多块。
自己要修房的话最少要500块才够,妈妈跟三舅还要读书,小的西舅跟小姨都还是孩子根本指不上,难哦。
大舅在家思考了几天,在看到大志家南下打工的亲戚揣着大把现金回家盖房修楼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晚上大舅把家里人都召集到一起,郑重地宣布了自己要南下打工的想法。
外婆一听,当场就急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外举目无亲,家里弟弟妹妹还小,你这一走可怎么办哟!”
大舅拍了拍外婆的肩膀,安慰道:“我也是为了这个家能过得更好,你看大志亲戚出去一趟,日子都有盼头了。”
弟弟妹妹们也拉着大舅的衣角,舍不得他走。
但大舅心意己决,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能在南方闯出一片天地。
接下来的几天,大舅开始做着出发前的准备。
他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外婆还特意去集市上买了一身新衣服,说是到了外面不能给家里人丢脸。
出发那天,全家人都到村口送他,大舅一步三回头,眼神里满是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他挥了挥手,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朝着未知的远方驶去,而家里人则在原地久久伫立,祈祷着他一切平安。
儿行千里母担忧,大舅这一走家里的农活更重了,除了襁褓里的小姨家里的孩子全部都开始出来帮忙干农活,全家都憧憬着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好的生活。
但那时的母亲不知道,如果只是靠做农活马上绝对不可能勤劳致富的,那个年代努力干活也只是尽量让全家能吃饱饭而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