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乱世英魂的赤诚之约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无道,卖官鬻爵,致使朝政崩坏,民不聊生。
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正首之士被肆意排挤;民间灾荒、疫病横行,饿殍遍野,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就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涿郡缓缓拉开帷幕。
涿郡,地处北方边陲,虽比不上中原腹地那般繁华,却也市井热闹,人来人往。
城中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巷子里住着一位名叫刘备的年轻人。
刘备,字玄德,身为汉室宗亲,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然而,岁月流转,家道中落,到他这一代,只能依靠织席贩履艰难维持生计。
但刘备志存高远,从不因生活的困窘而自怨自艾。
他为人谦和,喜怒不形于色,心中始终怀揣着济世救民的宏大抱负,常常为天下苍生的苦难而叹息,渴望有朝一日能重振汉室,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一日,刘备如往常一样在集市上售卖草鞋,恰逢官府张贴招募义兵的榜文。
他停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观看,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暗自思忖这或许就是自己一展宏图、拯救天下的绝佳机会。
正看得出神,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洪亮的大喝:“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在此长叹?”
刘备猛地回头,只见此人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气势犹如奔腾的骏马,正是张飞。
张飞,字翼德,世代居住在涿郡,以杀猪卖酒为业。
他虽出身市井,却生性豪爽,嫉恶如仇,勇猛过人,颇有万夫不当之勇。
刘备见张飞相貌不凡,谈吐间尽显豪迈之气,便热情地与他攀谈起来。
二人越聊越投机,都对当下混乱不堪的世道痛心疾首,也都满怀热忱,渴望投身军旅,为国家效力,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番畅快淋漓的交谈后,张飞兴致勃勃地提议道:“此处不是畅谈之地,我庄后有一座桃园,此时桃花开得正艳。
明日我等就在园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齐心协力,共图大事,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刘备听闻,心中大喜,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天空晴朗,微风轻柔地吹拂着,带来丝丝惬意。
张飞早早地就在桃园中精心备下了乌牛白马等丰盛的祭品,香案之上,红烛摇曳,香烟袅袅升腾,仿佛在诉说着这场结义的庄重与神圣。
刘备与张飞满怀期待地来到园中,正准备举行庄重的结义仪式,却远远望见一位红脸长须、威风凛凛的大汉朝这边走来。
此人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浑身散发着威严的气势。
走近一看,原来是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
因在家乡路见不平,杀了倚势凌人的恶霸,为躲避官府缉拿,己在江湖上漂泊了五六年之久,如今流落到涿郡。
张飞生性热情豪爽,大步上前询问关羽的来意。
关羽得知他们欲结义共图大事,不禁心生敬佩之情,拱手说道:“关某虽一介武夫,却也胸怀忠义,愿与二位英雄一同为国家效力,救百姓于倒悬。”
刘备与张飞听闻,心中大喜,当下三人在桃园中,整齐地排列好祭品,对着天地神明,庄重地焚香礼拜,跪地盟誓:“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誓毕,三人按照年岁仔细排序,刘备年长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随后,张飞毫不犹豫地倾尽家财,积极招募乡勇,精心打造兵器。
刘备打造了双股剑,剑身修长,剑刃锋利,寒光闪烁;关羽铸造了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刀身雕刻着精美的青龙图案,刀刃锋利无比,寒光逼人;张飞则命铁匠打造了丈八点钢矛,矛身修长,矛头尖锐,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三人带着招募来的三百余名乡勇,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正式踏上了他们波澜壮阔的征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