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印记这个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着那些平凡却又刻骨铭心的岁月。
写作的初衷,不过是想把那些过往的酸甜苦辣,分享给愿意倾听的人。
从哪里开始呢?
或许,该从记忆的源头说起吧。
我叫桃子(化名),出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
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妹妹。
一家人守着几亩田地,日子过得简单而清贫。
爸爸是上门女婿,性格懒散,嗜酒好赌,常常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后不是对妈妈动手,就是借着酒劲撒泼。
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有管过我,我的童年,更多的是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在那些年岁里,爷爷奶奶是我最温暖的依靠。
他们用粗糙却温柔的手,为我遮风挡雨,教我做人要勤恳踏实。
而爸爸的身影,总是模糊而疏离,偶尔出现,也伴随着争吵和恐惧。
妈妈默默承受着一切,为了这个家,她咬牙坚持,从不轻易掉泪。
那个昏暗的傍晚那是一个天色渐沉的傍晚,暮色像一层灰蒙蒙的纱,缓缓笼罩着安静的院子。
我和奶奶坐在小板凳上,手里不停地剥着棉花,棉絮在指尖缠绕,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奶奶,我饿了……”我揉了揉发酸的肚子,小声说道。
奶奶刚要开口回应,突然——“砰!”
一声巨响,大门被狠狠踹开,门框震颤着,仿佛连空气都跟着抖了一下。
爸爸摇摇晃晃地闯了进来,浑身酒气,眼神浑浊而凶狠。
“正好,你爸回来了,让他给你买点吃的。”
奶奶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和疲惫。
“滚一边去!
老子烦着呢!”
爸爸猛地吼了一声,声音嘶哑又暴躁。
奶奶站起身,跟在他身后,声音尽量放轻:“孩子中午就没吃饭,你先去买点东西给她垫垫肚子……”话音未落,爸爸突然弯腰抓起一只鞋,狠狠地朝奶奶砸了过来,嘴里还夹杂着不堪入耳的咒骂。
奶奶踉跄了一下,却仍想上前劝他,结果爸爸首接动了手,拳头重重地落在她身上。
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爷爷原本在门外劈柴,听到动静,立刻丢下斧头冲了进来。
可还没等他靠近,爸爸连他也一起打了。
我缩在墙角,浑身发抖,眼泪和恐惧一起涌上来,裤子不知不觉湿了一片。
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怒吼、哭喊和拳脚相加的声音,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连哭都不敢出声。
破碎的家这件事彻底点燃了妈妈的怒火。
她红着眼睛,声音颤抖却异常坚决:"你他妈还是不是人?!
平时打我,我忍了,为了孩子我认了!
可你连我爸妈都敢动手?
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
不离的话,全家迟早要被你活活打死!
"可即便这样,爸爸依然死拖着不肯离。
最终,妈妈只能咬牙向法院起诉,硬是让判决书撕碎了这段婚姻。
法庭上,我被判给了妈妈——毕竟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和爸爸本就不亲。
妹妹则归了他,可这个选择却害苦了她。
长大后,妹妹对爸爸只有满腔怨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那一年,我十二岁。
在九十年代的农村,离婚是天大的丑事。
妈妈走在村里,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那些刀子般的目光和闲言碎语,压得她终日抬不起头。
后来,妈妈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只能含着泪远走他乡打工谋生。
而我,依然留在那个斑驳的老院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继续用佝偻的脊背,为我撑起一片天。
灶台上的煤油灯忽明忽暗,照得墙上的裂痕像一道道愈合不了的伤疤。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望着漏雨的屋顶发呆,瓦缝里透进的月光,冷得刺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