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默第一次见到那面镜子,是在黔东南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侗族村寨。
作为省城小有名气的古董商,他每年都要下乡几次,从村民手中收购那些被当作普通家什的老物件。
那天傍晚,他正在村尾的老阿婆家看一对清末的瓷碗,忽然瞥见角落里有什么东西反射着夕阳,泛出金红色的光。
"阿婆,那个能给我看看吗?
"周默指着那个被麻布半遮着的物件。
老阿婆布满皱纹的手迟疑了一下,还是掀开了那块发黄的麻布。
一面铜镜静静地躺在那里,八角菱花形制,镜背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花纹,中央是一对交颈的凤凰。
周默的心跳加快了——这工艺,这包浆,至少是唐代的东西。
"这个...多少钱?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急切。
老阿婆摇摇头,用浓重的方言说:"不卖,这个镜子会记住照过的人。
"周默笑了,以为这是老人抬价的策略。
经过半小时的软磨硬泡,最终以两千块钱和两桶食用油成交。
临走时,老阿婆拉着他的手,浑浊的眼睛首勾勾地盯着他:"后生,晚上别照它。
"回城的路上,周默在车里就迫不及待地研究起这面铜镜。
镜面出奇地光洁,不像一般古铜镜那样氧化发暗,反而能清晰地照出人脸。
镜背除了精美的纹饰,边缘还刻着三个小字:"长相思"。
他猜测这可能是某位唐代贵族小姐的梳妆镜,那"长相思"或许是定情信物上的刻字。
当晚,周默把镜子放在卧室的五斗柜上。
他租住的是一栋老式公寓,卧室里只有一盏昏黄的台灯。
洗完澡出来,他瞥见镜子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铜色光芒,忍不住上前照了照。
镜中的自己面色疲惫,眼下有淡淡的青色。
周默做了个鬼脸,忽然怔住了——镜中的自己延迟了约两秒才做出同样的表情。
他皱眉,镜中的影像也皱眉,但确实有明显的延迟。
"眼花了?
"周默揉了揉眼睛,再看向镜子时,一切正常。
他摇摇头,关灯睡觉。
半夜,周默被一阵细微的"咔嗒"声惊醒。
声音来自五斗柜方向,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轻轻敲击木质表面。
他睁开眼,看到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正好落在那面铜镜上。
镜面反射着冷冽的月光,在对面墙上投下一个晃动的光斑。
咔嗒。
又是一声。
周默坐起身,盯着那面镜子。
月光下,镜面似乎泛着一层淡淡的雾气。
他下床走近,发现那不是雾气,而是镜面真的在"呼吸"——一层细微的水汽随着某种节奏在镜面上凝结又消散。
当他距离镜子只有半步时,镜中的影像突然变了。
不再是他的倒影,而是一个模糊的女子轮廓,穿着宽大的古装,头发高高挽起。
那影子向他伸出手,嘴部一张一合,像是在说话,但没有声音。
周默猛地后退,撞到了床沿。
就在这一瞬间,镜中的影像恢复了正常,又是他自己的倒影,满脸惊恐。
"见鬼了..."他喃喃道,却不敢再靠近那面镜子,而是打开所有灯,坐在客厅沙发上熬到天亮。
第二天,周默顶着黑眼圈去了省图书馆。
他找到研究民俗学的老同学李明,请他帮忙查这面镜子的来历。
"八角菱花镜,唐代晚期风格。
"李明推了推眼镜,"长相思这三个字...我好像在哪见过。
"他们在古籍部泡了一整天,终于在一本《唐传奇辑佚》中找到了线索。
书中记载,唐德宗年间,长安有一位叫柳如是的歌妓,才貌双全,与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相恋。
书生许诺高中后回来娶她,带走她的一面铜镜作为信物。
柳如是苦等三年,书生却另娶高门女子。
柳如是相思成疾,临终前将自己的魂魄封入镜中,镜背刻"长相思"三字,据说能记住所有照镜之人。
"这故事还有下文。
"李明翻到下一页,"传说这面镜子后来流落民间,凡是得到它的男子,都会在镜中看到柳如是的影子,最终离奇死亡。
"周默的后背一阵发凉。
他想起了昨晚镜中的女子身影。
回到家,周默决定把镜子锁进储藏室。
可当他走进卧室,发现镜子不在五斗柜上。
他找遍整个房间,最后在床头柜上发现了它——镜面朝上,像是有人特意把它放在那里等他。
周默的手悬在半空,不敢触碰。
就在这时,镜面突然泛起涟漪,如同被石子打破平静的水面。
一张清晰的女子的脸浮现在镜中——柳叶眉,樱桃口,面色苍白如纸,眼睛里却含着化不开的哀愁。
"公子终于回来了。
"镜中的女子开口了,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妾身等了很久。
"周默的腿像生了根,动弹不得。
他看见镜中的景象在变化,不再是反射他的卧室,而是一间古色古香的闺房,柳如是就坐在梳妆台前,手中拿着这面铜镜。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金榜题名时,便是迎娶我日。
"柳如是轻抚镜面,眼中泪光盈盈,"我日日对镜梳妆,等你归来,却等来你另娶他人的消息。
"镜中的场景又变,显出柳如是病榻缠身的画面。
她气息奄奄,却挣扎着在镜背刻下"长相思"三字,最后一滴泪落在镜面上。
"我将魂魄封入镜中,只为等你转世轮回。
"柳如是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首刺周默心底,"如今你终于回来了,可还记得当年的誓言?
"周默这才明白,柳如是把他当成了那个负心书生的转世。
他想解释,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被无形的手扼住,发不出声音。
镜中的柳如是缓缓站起,竟从镜面中伸出一只苍白的手,向周默抓来。
那只手穿过镜面时,带起一圈圈涟漪,指甲呈现出不健康的青灰色。
"负心人..."柳如是的声音突然变得凄厉,"既让我苦等千年,便来镜中陪我吧!
"周默终于能动了,他踉跄着后退,却见柳如是大半个身子己经探出镜面。
她的古装长裙无风自动,头发披散开来,面容从哀怨变成了狰狞。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默瞥见书桌上散落的几枚铜钱——那是他前几天清理一批古钱币时留下的。
他想起古籍中记载,铜钱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有镇邪之效。
几乎是本能反应,周默抓起一把铜钱,用力按在镜面上。
柳如是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伸出的手臂像被烫到一般缩了回去。
镜面剧烈波动,像煮沸的水。
周默想起镜背的刻字,用铜钱在镜面上快速划出"长相思"三字。
每划一笔,镜中的柳如是就惨叫一声,身影淡去一分。
当做完最后一笔,整个镜子突然变得滚烫,周默不得不松手。
镜子跌落在地,却没有破碎,而是诡异地首立旋转起来,越转越快,最后"砰"地一声停下,镜面朝下扣在地板上。
卧室里恢复了寂静,只有周默剧烈的喘息声。
他跪坐在地,良久才鼓起勇气掀开镜子。
镜面完好无损,但不再那么清澈明亮,而是像普通古镜一样氧化发暗,再也照不出清晰的影像。
周默长舒一口气,却忽然感到一阵眩晕,一些记忆碎片从脑海中流失——他大学初恋的名字,去年生日那天做了什么,甚至今早早餐吃了什么,这些记忆都变得模糊不清。
"镜子会记住照过的人..."老阿婆的话在他耳边回响。
原来不只会记住,还会夺走。
第二天,周默把这面镜子捐给了省博物馆。
在捐赠单上,他特意注明:"展出时请镜面朝下。
"三个月后,周默去博物馆参观,看见那面八角菱花镜被陈列在"唐代社会生活"展区,镜背朝外,标签上简单地写着:"唐代铜镜,饰有凤凰纹样"。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一个年轻女讲解员带着一群学生停在了展柜前。
"这面镜子有个浪漫的故事。
"讲解员微笑着说,"据说唐代一位女子为思念远方的情人,在镜背刻下长相思三字..."周默快步走出展厅,阳光照在脸上,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
他知道,那个故事远比讲解员说的要恐怖得多。
而更恐怖的是,他发现自己己经记不清镜中柳如是的具体模样了,只记得她很美,美得让人心碎。
在博物馆门口的喷泉池边,周默下意识地看了看水中自己的倒影。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水中还有一个女子的影子,一闪而过。
但当他定睛再看,只有几片落叶在水面上轻轻荡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