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清晨,唐家药庄的庭院在晨曦的洗礼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
露珠在青石板上闪烁着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清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唐梓萱轻推雕花木门,门轴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她的脚步轻盈地踏上院中的青石小径,感受着石板传来的冰凉触感。
目光扫过熟悉的药草,她的眼中闪烁着欣喜和温柔,而茂密的草药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叶片相互摩擦发出沙沙声。
“姐姐!”
唐瑶华的欢呼声划破清晨的宁静,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奔来,裙摆随风飘扬,发出轻微的簌簌声。
唐梓萱蹲下身,张开双臂,迎接妹妹温暖的拥抱。
“瑶华,你今天起得真早。”
梓萱的声音清澈悦耳。
唐瑶华抬起小脸,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姐姐,姐姐,爹爹要带我和你一起去看新来的附子苗!”
她骄傲地宣布,声音中充满期待。
梓萱柔和地笑了,轻轻抚摸着妹妹的发丝,感受着丝滑的触感。
“那是个好机会。
记得多问问爹爹,好好学习。”
她鼓励道。
唐翰和黎慧携手走进院子,脚步声在石板上回响,清脆悦耳。
唐翰的目光落在两个女儿身上,眼中满是慈爱。
“梓萱,瑶华,你们俩都起来啦。”
他的声音温暖而有力。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批新到的附子。”
唐翰提议道。
黎慧的声音如清风拂面:“吃过早饭再去。”
“我让傅妈准备些点心,你们带着路上吃。”
她补充道,语气中透露着关切。
傅妈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
“夫人放心,我己经准备好了。”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关爱。
一家人在院子里享用简单的早餐,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唐翰抿了一口茶,茶香西溢,唇齿间留下淡淡的苦涩。
“绵州的气候很适合种植附子,这是我们唐家的机缘。”
他若有所思地说。
黎慧点头赞同,她的声音温柔:“确实如此。”
“是啊,绵州的气候确实适合种植附子。
不过,翰哥,除了附子,我们还有那么多珍贵的药材需要照料呢,可不能顾此失彼呀。”
她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提醒。
唐翰笑着转向小女儿:“瑶华,你觉得我们还应该种些什么?”
小瑶华歪着头,小脸上露出思考的表情。
“嗯……我想想,白芍和丹参怎么样?”
她的声音稚嫩而充满自信。
“娘亲说过,它们在绵州也长得很好,而且……而且对身体都很有好处!”
瑶华补充道,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唐翰和黎慧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充满了骄傲和欣慰,仿佛在说:‘看,我们的女儿多聪明!
’ 黎慧的眼中更是多了一丝温柔,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对瑶华的赞许。
唐翰温柔地摸了摸瑶华的头:“不错,我的小药师。”
早餐过后,唐翰带着两个女儿向药圃走去。
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留下一串欢快的脚步声。
黎慧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远去,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傅妈走到黎慧身边,轻声说道:“夫人,您把两个孩子教育得真好。”
黎慧微笑着摇摇头,谦逊地回应:“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功劳。”
“对了,傅妈,今年麦冬需要除草,我们一起去吧。”
黎慧提议道。
傅妈点头应允,两人向另一处药圃走去。
阳光洒在唐家药庄的每个角落,草药的芳香弥漫在空气中。
唐翰带着两个女儿来到附子田,青翠的叶片在晨光中摇曳。
他蹲下身,轻抚新芽,感受着叶片的柔软,脸上浮现笑容。
“瑶华,你看这些小家伙,多有活力!”
唐翰的声音中透露着喜悦。
唐瑶华兴奋地凑近观察,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爹爹,它们什么时候能长大呀?”
她急切地问道。
唐翰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感受着发丝的柔软。
“要等到秋天才能收获,这需要耐心和细心。”
他语气温和地解释。
唐梓萱站在一旁,认真聆听父亲的每一句话。
“父亲,附子的种植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她轻声询问,眼中充满求知欲。
唐翰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附子田,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他深吸一口带着泥土和草药清香的新鲜空气,只觉得神清气爽。
“好问题,梓萱。
附子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我们绵州的气候正合适。”
他指向远处的山峦,继续说:“看那边的山,它们为附子挡住了寒风,创造了理想的生长条件。”
唐瑶华插嘴,急切地想要展示自己的知识。
“我记得娘亲说过,附子还能治病!”
她的声音中充满自豪。
唐翰欣慰地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
“没错,瑶华。
附子是一味重要的中药,但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他蹲下身,目光平视两个女儿。
“你们要记住,这药材的种植和使用可都是大学问,马虎不得。
所以我们唐家可是要一代代地认真钻研药理,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唐梓萱若有所思,轻声问:“父亲,我们能为附子的种植做些什么吗?”
唐翰笑着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发出轻微的拍打声。
“当然可以。
来,爹爹教你们怎么给附子除草。
这可是个细致活儿,既要把杂草除干净,又不能伤到附子的根苗。”
他拿起一旁的小锄头,示范如何轻柔地清理杂草。
唐翰耐心地解释。
两个女孩学着父亲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除草。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画面,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
唐翰看着女儿们认真劳作的样子,心中满是骄傲和欣慰。
他暗自思忖,这或许就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他希望她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将唐家药庄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人。
时间悄然流逝,午后的阳光变得炽热,照射在皮肤上有些刺痛。
唐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感受到手背上的湿润。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
咱们回去休息,明天再来。”
他招呼女儿们。
唐瑶华依依不舍地看着田地,眼中充满留恋。
“爹爹,明天我们还能来吗?”
她期待地问道。
唐翰欣慰地笑了笑,眼中满是宠溺。
“当然,只要你们想学,爹爹随时欢迎。”
他笑着点头。
一家三口沿着田埂往回走,脚下的泥土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身后是一片生机勃勃的附子田,绿意盎然。
唐翰心中暗自盘算,梓萱沉稳好学,瑶华聪慧机敏,也许是时候让她们更多地参与到药庄的事务中来了,也好让她们早日独当一面。
返回家中,黎慧己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香气扑鼻而来。
她看着丈夫和女儿们满身泥土的样子,不禁莞尔。
“看来你们收获颇丰啊。
快去洗手,饭菜都要凉了。”
黎慧温柔地说道。
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唐翰一边给黎慧夹菜,一边眉飞色舞地向妻子分享了早上的经历,声音中透露着兴奋。
黎慧听后,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
“难得你们这么用心,这附子田打理得真不错。
不过,翰哥,咱们也要注意轮作,这同一块地,年年都种一样的药材,地力会衰竭的,药材的品质也会下降。”
她提醒道。
唐翰点头表示同意,转头看向两个女儿。
“你们娘说得对。
明天我们去看看其他药材的田地,怎么样?”
唐瑶华和唐梓萱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啊!”
声音中充满期待。
饭后,唐翰独自一人走到书房,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陈旧的笔记。
那是凝聚他多年心血的《绵州附子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他多年来对附子种植的各种经验和心得体会。
他轻轻地翻开书页,纸张己经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将他带回了那段潜心钻研的岁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