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峰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小村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当地的村民都叫它旮旯村。
旮旯村虽地处偏僻,但这里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美丽。
村子西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林中鸟儿啁啾,各种小动物穿梭其间。
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村中穿过,溪水潺潺,滋养着这片土地。
村里的人大多以耕种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田地里,绿油油的庄稼随风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农舍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烟囱里不时飘出袅袅青烟。
然而,这个看似平静的村庄也有着神秘之处。
偶尔,在月圆之夜,山中会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似有若无。
村里一些老人说,那是山中的精灵在演奏。
但年轻一辈大多不信这种传说,只当是山间的风声作怪。
有几个大胆的年轻人曾试图循声而去探寻究竟,可总是迷失在山林之中,无功而返。
这反而更增添了旮旯村的神秘色彩。
旮旯村里有一个叫孙德才村民,他是在一九六三年闯关东时,从山东济南来旮旯村安家落户的。
孙德才今年五十多岁,家里有五口人,妻子赵玉兰,儿子孙东,儿媳李影,还有刚满月的大孙子孙光旭。
还有一个女儿,来旮旯村第二年,就嫁到离这十多里路的西沟村了。
儿媳妇也是旮旯村里的,去年和儿子结婚的。
李影的娘家在旮旯村是一个大户,村里一半的人家都姓李,原来这个村子叫李家村,后来才改为旮旯村。
李影的父亲叫李春贵,今年六十多岁,李春贵相貌极为普通,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眼睛不大却透着朴实与和善。
稀疏的头发夹杂着不少银丝,常年劳作使得他背微微佝偻着。
尽管其貌不扬,但李春贵却是旮旯村有名的热心肠。
哪家要是有个难处,只要找他,他都会尽力帮忙。
这天,村里老张家的牛丢了,老张急得团团转。
李春贵知道后,二话不说就进山里去找。
他熟悉山里的每一处角落,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终于在一个隐蔽的山谷里找到了走失的牛。
老张感激不己,非要给李春贵报酬,李春贵摆了摆手说道:“都是邻里乡亲的,谈啥报酬,以后小心些就是了。”
这件事之后,李春贵在村里的威望更高了,大家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
而他依旧每天下田干活,过着平淡却充实的日子,守望着旮旯村的宁静祥和。
孙德才一晃来旮旯村五六年了,孙德才常常跟村里人说起山东老家的事儿。
他说:“咱旮旯村确实不错,比起我老家山东农村的生活条件还要好些嘞。
就拿住房来说,咱们这儿每家每户的房子宽敞又结实。”
周围的村民听了都乐呵呵的。
这天,孙德才打算上山砍些柴禾。
他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山上走去,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儿。
突然,他发现一只毛色奇特的野兔躺在路边草丛里,腿像是受伤了。
孙德才心生怜悯,便将野兔带回家里包扎照顾。
没想到,自野兔进家后,孙德才每晚都能听到微弱的类似于人声的哼哼声。
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幻听,可接连几晚都是如此。
首到一天夜里,他竟看到野兔变成了一个身着白衣的姑娘。
姑娘向他道谢,说是山中的精怪,不小心被猎人所伤,幸得他搭救。
孙德才大为震惊,不过很快镇定下来。
姑娘说会报答他,说完便消失不见。
从此之后,孙德才每次劳作都如有神助,庄稼长得格外茂盛,他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这让村民们羡慕不己,同时也更加觉得旮旯村充满神奇之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