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悠悠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缓缓地睁开双眼,仿佛历经了一场漫长而深沉的梦境。
当意识逐渐清晰时,我惊愕地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里。
经过一番思索和探寻,我终于明白,这一世,命运的齿轮将我带到了清朝,而我,则成为了康熙皇帝的第三个儿子。
这个身份让我感到既惶恐又兴奋,毕竟身为皇室子弟,肩负着无尽的责任与使命。
据父皇所言,额娘在生下我之前,己经诞下了西位皇兄,但不幸的是他们都过早地夭折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之感,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能够幸存下来。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父皇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承载着这皇家的福气茁壮成长。
为了表达这份期望和祝福,父皇特意赐予我“允祉”这个名字。
“允”字代表着诚信、正首;而“祉”则寓意着幸福、吉祥。
这个名字不仅蕴含着父皇对我的关爱之情,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时刻提醒着我要努力成长,不负众望。
自小陪伴着我的,唯有那几个唯唯诺诺的太监以及悉心照料我的奶娘。
而我与额娘之间的关系,始终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距离,显得生疏且不够亲近。
至于父皇,他对我的关注似乎仅仅停留在我降生于世的那一刻所怀揣的期望之上。
身处这深似海的皇宫内院之中,本就难寻可以亲近之人,更遑论寻觅到一个能够倾心交谈、互诉衷肠的知心人呢!
我的两位兄长,皆是父皇的得力臂膀。
二哥打从一出生起,便承蒙父皇恩宠,被册封为太子,其母妃更是贵为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
而大哥,则以勇猛善战著称于世,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深得父皇的器重。
每每提及大哥之时,父皇总是感慨万分地说道:“此子之英勇无畏,恰似年轻时的朕啊!”
然而,由于母妃在宫中并不得宠,连带着我亦备受冷落。
但令人费解的是,我这与生俱来的冷淡性情,竟会让父皇认为我具备成熟稳重的特质,甚至断言我将来必能担当大任。
面对父皇这般评价,我往往只是微微一笑,缄默不语。
实在不知父皇究竟从何处察觉到我的所谓“可堪大用”之处,或许于他而言,这不过是对于我这个自幼体弱多病的皇子微不足道的一丝慰藉吧。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我的年岁逐渐增长。
在师傅的悉心引导之下,我竟渐渐地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那蕴含着深邃哲理和悠久历史的经史子集,还是充满奇闻轶事、神秘色彩的正史与野史,我皆一一翻阅,可谓是博览群书。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于我来说,习武却成为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巨大难题。
那张强韧有力的弓弦,任凭我如何努力拉扯,始终无法将其完全拉开;而那高大威猛的骏马,即便我鼓起勇气尝试攀爬上去,最终也只能狼狈地滑落下来。
面对如此情景,父皇的面容之上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些许不悦之色。
但他终究是疼爱我的父亲,并未过多苛责,仅仅是温和地鼓励我要勤奋刻苦地多加练习,以期能够有所突破。
我也只能尽力一试争取那微乎其微的父爱。
若实在争取不到,成年后做个闲散王爷也是不错的出路这天,我正在书房读书,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吵闹。
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宫女打碎了花瓶,正在被总管责罚。
我本不想多管闲事,但看到她惊恐的眼神,心中不禁一动,便开口替她求情。
总管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了宫女。
宫女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谢恩。
我让她起来,问她叫什么名字。
她告诉我,她叫兰儿。
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便多看了她几眼。
兰儿长得清秀可人,眼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从此,兰儿便留在了我的身边,伺候我的起居。
她做事细心周到,很快就得到了我的信任。
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我发现自己对她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