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藤箱密码梅雨季的潮气在阁楼木梁上洇出深色纹路。
漆玄缨跪坐在祖母的藤编收纳箱前,指尖突然触到箱底凸起的六边形暗纹——与她修复过的明代《璇玑图》回文织锦的针孔阵列完全吻合。
老式台灯光晕里,三十七封信件如候鸟列阵铺满桃木地板。
最新那封盖着今年三月的邮戳,浅绿色信封上写着"槐花巷9号 沈裁冰女士转春眠裁缝铺",而漆玄缨分明记得,沈裁冰的裁缝铺早在去年冬天就因旧城改造拆除了青瓦门楣。
拆信刀划开封口的瞬间,干枯的槐花碎末簌簌飘落。
信纸上是祖母特有的簪花小楷:"小沈,前日晾在院里的绉纱被麻雀抓了道口子,烦你补个合欢花样的..."漆玄缨猛然转头,那件淡青色绉纱睡衣正静静垂挂在身后的老樟木衣架上,左襟处绽开着崭新的合欢花补丁。
窗外的雨忽然急了起来,打湿了1958年版《城乡邮政编码手册》的扉页。
漆玄缨用古籍修复用的显影液轻刷邮戳,1997年4月的投递记录渐渐浮出墨痕。
可那年春天,祖母分明因类风湿关节炎已卧床三年。
第一章·虚址青梧殡仪馆的铸铁大门在漆玄缨面前缓缓洞开,九月的梧桐叶落满门廊。
她攥着泛黄信封的手指微微发颤,邮戳上1997年4月17日的墨迹洇染着某种暗红,像凝固的朱砂。
"收发室?
"门卫从报纸后抬起浑浊的眼睛,"1987年殡仪馆改制后就不存在这部门了。
"他枯枝般的手指戳着信封上褪色的地址,玻璃窗外的乌鸦突然振翅,惊落一片暗青色苔藓。
漆玄缨退后两步,后背撞上冰凉的廊柱。
信纸在口袋里沙沙作响,祖母的字迹还在视网膜上灼烧:"青梧殡仪馆管理处苏枕河先生,惊蛰后的蛇莓酒已封坛,待您得闲......"而此刻的殡仪馆告示栏里,员工值班表上分明写着"守墓人:苏枕河(1993年入职)"。
地下室走廊的声控灯次第亮起,尽头处挂着"骨灰寄存处"的铜牌。
漆玄缨数着门牌号的手指突然僵住——第17号寄存柜的玻璃门内侧,粘着半片干枯的蛇莓叶。
她想起那封写于1997年的信,惊蛰恰是当年三月。
"漆小姐。
"沙哑的男声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