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幻想小说城!手机版

幻想小说城 > > 尘籍录五代篇(李昭临杨濛)推荐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尘籍录五代篇(李昭临杨濛)

尘籍录五代篇(李昭临杨濛)推荐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尘籍录五代篇(李昭临杨濛)

月圆满天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尘籍录五代篇》男女主角李昭临杨濛,是小说写手月圆满天所写。精彩内容: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主角:李昭临,杨濛   更新:2025-04-13 12:02:0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广陵城的秋雨比汴河的更冷,李昭临跟着袁袭穿过青棠巷时,靴底踩过满地残桂。

临街酒肆飘出蟹壳黄的香气,却掩不住街角谯楼传来的刁斗声——自杨隆演继位,淮南军就一首在肃清旧将,上个月连右都押牙张颢都被族诛了。

"到了。

"袁袭叩响青漆木门,应门的老仆眼角有刀疤,正是当年在长安劫囚车的人。

堂中烛火下,坐着个穿青衫的年轻人,腰间玉佩刻着"延祐"二字——那是杨行密早年的私印。

"李公受惊了。

"年轻人起身作揖,眉目间有江淮士子的温润,"某杨濛,表字鸿源。

"李昭临心中一凛,杨濛正是杨隆演的幼弟,去年传闻病逝,原来竟藏在此处。

"梁人要的是淮南盐利,"杨濛示意袁袭展开布防图,"而我们要的,是让江淮子弟不再死于滩涂之上。

李公可知道,三年前梁军攻寿州,竟用降卒填护城河?

那些被填的人里,有我淮南盐场的灶丁,有扬州书院的学生..."他忽然从案下拿出半幅蜀锦,和汴河船上那幅牡丹纹不同,这上面绣的是《禹贡》九州图,边角处用朱砂写着"天命在德不在鼎"。

窗外传来急雨,打在湘妃竹帘上沙沙作响。

李昭临摸出玉璜,发现背面刻着极小的字:"天祐三年,李修远商州书。

"父亲的字迹!

他浑身血液上涌,终于明白袁袭为何选中自己——父亲当年被贬,暗中与淮南文人有书信往来,这玉璜,正是连接两代人的信物。

"令尊在商州,曾为我们撰写《淮南盐法考》,"杨濛声音低沉,"他临终前托人带话,说若有子如昭临,可教之读韩子,察时变。

"他指向墙上挂着的木剑,剑鞘缠着褪色的红绸,"这是令尊当年在广陵书院时,与先父共舞的剑。

他们都曾想在这乱世中,辟出一条法治之路。

"更漏声中,李昭临忽然想起在长安看见的囚者——不,袁袭,还有此刻的杨濛,他们都在践行父亲未竟的理想。

而敬翔让他来淮南,恐怕也是想借他之手,掌控盐榷,进而困死淮南。

历史的齿轮在雨夜里缓缓转动,他忽然看清自己的位置:不是棋子,而是齿轮间的楔子,若能卡住某道纹路,或许能让这转动慢些,再慢些。

次日晨起,李昭临随杨濛去观潮。

曲江塘的潮水拍打着新筑的石塘,塘上刻着"杨公筑塘"西个大字,是百姓为纪念杨行密所修。

潮头中,几个少年驾着小舟,在浪尖抛撒鱼苗——这是淮南新创的"以渔养盐"之法,父亲的《盐法考》中曾详细记载。

"看见那些小舟了吗?

"杨濛指着浪里起伏的黑点,"舟上少年,皆是盐户子弟。

他们既能驾舟出海,也能执戈守城。

当年令尊建议先父寓兵于农,寓将于户,如今我们正在试。

"潮头轰然拍岸,溅起的水花打湿他青衫,"梁人以为我们缺盐,却不知我们缺的是让百姓安稳煮盐的世道。

"忽然有快马驰来,骑士浑身水痕,递上一封蜡丸书。

杨濛拆开看罢,脸色骤变:"南昌传来消息,钟传之子钟匡时降梁,江西十三州尽入朱温之手。

"他望向渐渐退去的潮水,潮滩上留下无数细小贝壳,在晨光中闪着破碎的光,"下一个,该是我们了。

"李昭临摸出父亲的铜戈,戈刃在潮光中映出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韩非子》里的话:"事在西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西方来效。

"此刻的"中央",究竟是朱温的汴梁,还是杨濛的淮南?

或者,真正的"中央",该是让百姓能在潮滩上安心撒网、在盐灶前踏实煮盐的世道?

潮水退尽时,他在沙滩上写下"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字迹很快被新的潮水淹没,却深深刻进了他的心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冀ICP备2023010975号-3